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原子能技术论文--核反应堆工程论文--反应堆热工水力学及其设计、计算论文

摇摆条件下自然循环系统特性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主要符号表第10-16页
第1章 绪论第16-24页
    1.1 研究背景第16页
    1.2 海洋条件下热工水力特性研究现状第16-22页
        1.2.1 海洋条件对流动阻力特性的影响研究现状第17-18页
        1.2.2 海洋条件对传热特性的影响研究现状第18-20页
        1.2.3 海洋条件对自然循环的系统特性的影响研究现状第20-22页
    1.3 本文主要工作第22-24页
第2章 实验装置与实验方案第24-36页
    2.1 实验装置介绍第24-29页
        2.1.1 摇摆台架第24-25页
        2.1.2 热工实验回路第25-27页
        2.1.3 可视化实验段第27-28页
        2.1.4 测量系统第28-29页
    2.2 实验内容与实验步骤第29-32页
        2.2.1 实验内容第29-30页
        2.2.2 实验步骤第30-32页
    2.3 实验数据处理第32-34页
        2.3.1 摩擦压降和摩擦阻力系数第32-33页
        2.3.2 换热系数第33-34页
    2.4 不确定度分析第34页
    2.5 本章小结第34-36页
第3章 自然循环系统分析程序开发第36-58页
    3.1 流体动力学模型第36-38页
        3.1.1 简化与基本假设第36页
        3.1.2 守恒方程第36-38页
    3.2 本构关系式第38-43页
        3.2.1 摩擦阻力计算关系式第38-39页
        3.2.2 传热计算关系式第39-41页
        3.2.3 沸腾特征点计算第41页
        3.2.4 空泡份额的计算第41-42页
        3.2.5 漂移速度约束方程第42页
        3.2.6 壁面热流分配第42-43页
        3.2.7 相界面传热计算第43页
    3.3 传热元件导热计算第43-46页
        3.3.1 传热元件导热方程第43-44页
        3.3.2 导热方程数值解法第44-46页
    3.4 惯性力计算模型的矢量通用形式第46-50页
    3.5 稳压器模型第50-52页
    3.6 程序开发第52-54页
        3.6.1 数值解法第52-53页
        3.6.2 计算流程第53-54页
    3.7 网格划分第54-55页
    3.8 程序验证第55-56页
    3.9 本章小结第56-58页
第4章 窄矩形通道内单相流动与传热特性研究第58-96页
    4.1 窄矩形通道内单相摩擦阻力特性第58-70页
        4.1.1 竖直条件下窄矩形通道内流动阻力特性第58-59页
        4.1.2 流量与摩擦压降的相位差实验第59-63页
        4.1.3 摇摆条件下瞬时摩擦阻力特性第63-66页
        4.1.4 摇摆对时均摩擦阻力系数的影响第66-68页
        4.1.5 摇摆对时均摩擦阻力系数的影响机理第68-70页
    4.2 窄矩形通道内单相传热特性第70-82页
        4.2.1 竖直条件下窄矩形通道内传热特性第70-72页
        4.2.2 摇摆条件下瞬时传热特性第72-78页
        4.2.3 摇摆对时均传热特性的影响第78-81页
        4.2.4 摇摆对时均传热特性的影响机理第81-82页
    4.3 摇摆对瞬时摩擦阻力与传热特性的影响机理分析第82-95页
        4.3.1 几何模型的建立和网格划分第83页
        4.3.2 参数的设置及摇摆工况下的动量源项第83-84页
        4.3.3 网格无关性检验和湍流模型选择第84-86页
        4.3.4 计算结果验证第86-90页
        4.3.5 摇摆对瞬时流动阻力特性的影响机理分析第90-92页
        4.3.6 摇摆对瞬时传热特性的影响机理分析第92-95页
    4.4 本章小结第95-96页
第5章 摇摆条件下单相自然循环的系统特性研究第96-142页
    5.1 摇摆运动对单相自然循环流量的影响第96-106页
        5.1.1 瞬时流量第96-100页
        5.1.2 摇摆运动影响瞬时流量的机理第100-102页
        5.1.3 时均流量第102-105页
        5.1.4 流量波峰和波谷的特征第105-106页
    5.2 摇摆启动过程的参数变化特性第106-111页
        5.2.1 实验现象第106-109页
        5.2.2 经验模型的提出第109-110页
        5.2.3 启动模型的验证第110-111页
    5.3 温度波动特性第111-122页
        5.3.1 实验段出口流体温度波动特性第111-113页
        5.3.2 实验段出口流体温度波动的影响因素第113-118页
        5.3.3 流体温度波动计算结果的验证第118-119页
        5.3.4 加热区内温度波动特性第119-122页
    5.4 摇摆条件下流体的温度分布第122-127页
        5.4.1 窄矩形通道的加热区内流体温度分布第122-125页
        5.4.2 绝热段流体温度分布第125-127页
    5.5 摇摆对系统驱动力和阻力的影响第127-133页
        5.5.1 摇摆对系统驱动力的影响第128-132页
        5.5.2 摇摆对系统阻力的影响第132-133页
    5.6 流量波动幅度理论分析与验证第133-138页
        5.6.1 流量波动幅度的预测模型第133-137页
        5.6.2 流量波动幅度预测模型的验证第137-138页
    5.7 本章小结第138-142页
第6章 摇摆条件下两相自然循环系统的特性研究第142-170页
    6.1 窄矩形通道内的两相摩擦阻力特性第142-145页
        6.1.1 竖直条件下窄矩形通道两相摩擦阻力特性第142-143页
        6.1.2 摇摆条件下窄矩形通道两相瞬时摩擦阻力特性第143-145页
    6.2 窄矩形通道内的两相流动传热特性第145-148页
        6.2.1 竖直条件下窄矩形通道两相传热特性研究第145-146页
        6.2.2 摇摆条件下窄矩形通道两相瞬时传热特性研究第146-148页
    6.3 竖直条件下两相自然循环的系统特性研究第148-161页
        6.3.1 稳定的两相流动第148-149页
        6.3.2 流量波动幅度较小的欠热沸腾流动不稳定性第149-150页
        6.3.3 无明显周期的欠热沸腾流动不稳定性第150-151页
        6.3.4 流量波动幅度较大的欠热沸腾流动不稳定性第151-156页
        6.3.5 欠热沸腾耦合闪蒸和压力降流动不稳定性第156-159页
        6.3.6 闪蒸主导的流动不稳定性第159-160页
        6.3.7 流动不稳定边界第160-161页
    6.4 摇摆条件下两相自然循环的系统特性研究第161-168页
        6.4.1 高欠热沸腾时温度波动特性第162-163页
        6.4.2 波谷型波动第163-164页
        6.4.3 复合型波动第164页
        6.4.4 两相流动不稳定性主导的波动第164-166页
        6.4.5 摇摆运动对流动不稳定边界的影响第166-167页
        6.4.6 系统分析程序预测能力的验证与分析第167-168页
    6.5 本章小结第168-170页
结论第170-174页
参考文献第174-18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82-184页
致谢第184-186页
附录第186-188页

论文共1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微尺度催化燃烧室内表面催化反应对气相反应的影响机制
下一篇:~9Li集团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