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黄骅坳陷断裂趋势带特征及控藏作用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前言第9-14页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第10-12页
        1.2.1 断裂趋势带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2 断裂趋势带的识别与分类第11-12页
        1.2.3 主要存在问题第12页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2-14页
        1.3.1 主要研究内容第12-13页
        1.3.2 技术路线第13-14页
第二章 黄骅坳陷区域地质特征第14-21页
    2.1 构造单元划分第14-15页
    2.2 基底与岩石圈结构第15-16页
    2.3 新生代演化史第16-17页
    2.4 地层发育特征第17-19页
    2.5 油气分布特征第19-21页
第三章 黄骅坳陷断裂趋势带识别及分布第21-28页
    3.1 断裂趋势带识别第21-26页
        3.1.1 基底断裂识别第21-22页
        3.1.2 盖层断裂的分布第22-24页
        3.1.3 火山岩体的分布第24页
        3.1.4 地震资料中的识别标志第24-26页
    3.2 黄骅坳陷断裂趋势带分布第26-28页
第四章 黄骅坳陷断裂趋势带类型及特征第28-41页
    4.1 基底走滑型第28-37页
        4.1.1 歧口断裂趋势带第28-32页
        4.1.2 孔南断裂趋势带第32-37页
    4.2 调节构造型第37-41页
        4.2.1 羊三木断裂趋势带第38-39页
        4.2.2 南皮断裂趋势带和东光断裂趋势带第39-41页
第五章 黄骅坳陷断裂趋势形成演化第41-50页
    5.1 实验原理第41页
    5.2 地质模型的建立第41-42页
    5.3 实验材料的选取第42-43页
    5.4 实验装置设计第43-44页
    5.5 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第44-50页
        5.5.1 实验一:建立基底走滑型断裂趋势带演化模式第44-46页
        5.5.2 实验二:地层厚度对断裂趋势带形成演化的影响第46-50页
第六章 黄骅坳陷断裂趋势带控藏作用第50-55页
    6.1 对烃源岩的控制作用第50页
    6.2 对油气输导能力的影响第50-52页
    6.3 对圈闭类型和规模的影响第52-55页
结论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1页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61-62页
致谢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非稳态管流特征及所致管流测试偏差规律研究
下一篇:SBS改性沥青老化及再生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