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凹陷北带沙四段砂砾岩储层特征及粘土矿物溶蚀实验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9-16页 |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1.2.1 砂砾岩储层特征 | 第10页 |
| 1.2.2 粘土溶蚀实验研究 | 第10-12页 |
| 1.2.3 工区研究现状 | 第12页 |
|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2-13页 |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页 |
| 1.4.2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 1.5 完成工作量及主要取得的成果认识 | 第14-16页 |
| 1.5.1 完成的工作量 | 第14-15页 |
| 1.5.2 主要成果与认识 | 第15-16页 |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6-20页 |
| 2.1 区域构造特征 | 第16页 |
| 2.2 地层发育特征 | 第16-17页 |
| 2.3 沉积概况 | 第17-19页 |
| 2.4 勘探开发现状 | 第19-20页 |
| 第三章 储层地质特征 | 第20-46页 |
| 3.1 储层岩石特征 | 第20-21页 |
| 3.2 储层成岩作用类型 | 第21-31页 |
| 3.2.1 压实作用 | 第21-22页 |
| 3.2.2 胶结作用 | 第22-29页 |
| 3.2.3 交代作用 | 第29-30页 |
| 3.2.4 溶解作用 | 第30-31页 |
| 3.3 储层物性特征 | 第31-36页 |
| 3.3.1 储集空间类型 | 第31-34页 |
| 3.3.2 储层物性特征 | 第34-36页 |
| 3.4 储层敏感性矿物及储层伤害 | 第36-46页 |
| 3.4.1 储层敏感性矿物 | 第36-39页 |
| 3.4.2 粘土矿物含量 | 第39-40页 |
| 3.4.3 粘土矿物结构特征及敏感性 | 第40-41页 |
| 3.4.4 粘土矿物对孔、渗的伤害作用 | 第41页 |
| 3.4.5 砂砾岩储层伤害类型 | 第41-46页 |
| 第四章 粘土矿物酸性溶蚀实验研究 | 第46-76页 |
| 4.1 实验材料 | 第46-47页 |
| 4.1.1 粘土矿物样品 | 第46页 |
| 4.1.2 酸化试剂组成 | 第46-47页 |
| 4.2 实验方法 | 第47-48页 |
| 4.2.1 恒温水浴实验 | 第47-48页 |
| 4.2.2 粘土矿物溶蚀实验 | 第48页 |
| 4.3 酸化实验研究 | 第48-76页 |
| 4.3.1 酸化方案初选 | 第48-56页 |
| 4.3.2 酸化方案的二次筛选 | 第56-60页 |
| 4.3.3 酸化方案的优选 | 第60-76页 |
| 第五章 粘土矿物酸化方案应用效果研究 | 第76-87页 |
| 5.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76-79页 |
| 5.1.1 岩心提纯粘土酸化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76-77页 |
| 5.1.2 岩心驱替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77-79页 |
| 5.2 酸化应用效果研究 | 第79-87页 |
| 5.2.1 岩心提纯粘土溶蚀实验应用效果分析 | 第79-80页 |
| 5.2.2 储层岩心驱替溶蚀实验研究 | 第80-87页 |
| 结论 | 第87-88页 |
| 参考文献 | 第88-9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95-96页 |
| 致谢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