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18页 |
1 鲜食玉米概述 | 第10-14页 |
1.1 鲜食玉米的起源与发展 | 第10-11页 |
1.2 鲜食玉米的价值 | 第11-12页 |
1.3 我国鲜食玉米的生产概况 | 第12-13页 |
1.4 江苏省鲜食玉米生产概况 | 第13-14页 |
2 鲜食玉米栽培技术 | 第14-16页 |
2.1 鲜食玉米种植条件 | 第14-15页 |
2.2 鲜食玉米播种及苗期管理 | 第15页 |
2.3 鲜食玉米的穗期管理 | 第15-16页 |
2.4 鲜食玉米的病虫害防治 | 第16页 |
2.5 鲜食玉米的采收 | 第16页 |
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6-18页 |
第二章 鲜食甜糯玉米品种性状差异比较 | 第18-32页 |
1 引言 | 第18-19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9-21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19页 |
2.2 实验地的选择 | 第19页 |
2.3 实验设计 | 第19页 |
2.4 实验方法 | 第19页 |
2.5 调查测定项目与分析方法 | 第19-21页 |
2.6 数据处理和作图 | 第21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1-30页 |
3.1 不同鲜食甜糯玉米品种的单株叶面积比较 | 第21页 |
3.2 不同鲜食甜糯玉米品种的叶面积指数比较 | 第21-24页 |
3.3 不同鲜食甜糯玉米品种的物候期 | 第24页 |
3.4 不同鲜食甜糯玉米品种的农艺性状比较 | 第24-25页 |
3.5 不同鲜食甜糯玉米品种的果穗性状比较 | 第25-26页 |
3.6 不同鲜食甜糯玉米品种的产量比较 | 第26页 |
3.7 不同鲜食甜糯玉米品种的氨基酸含量及营养价值评价 | 第26-30页 |
4 小结 | 第30-32页 |
第三章 种植密度对锦绣超甜A76性状的影响 | 第32-40页 |
1 引言 | 第32-33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3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33页 |
2.2 实验地的选择 | 第33页 |
2.3 实验设计 | 第33页 |
2.4 实验方法 | 第33页 |
2.5 调查测定项目与分析方法 | 第33页 |
2.6 数据处理和作图 | 第33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3-38页 |
3.1 种植密度对锦绣超甜A76叶面积的影响 | 第33-34页 |
3.2 种植密度对锦绣超甜A76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第34-36页 |
3.3 种植密度对锦绣超甜A76农艺性状的影响 | 第36页 |
3.4 种植密度对锦绣超甜A76果穗性状的影响 | 第36-37页 |
3.5 种植密度对锦绣超甜A76果穗产量的影响 | 第37-38页 |
4 小结 | 第38-40页 |
第四章 施肥量对锦绣超甜A76性状的影响 | 第40-48页 |
1 引言 | 第40-41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41-42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41页 |
2.2 实验地的选择 | 第41页 |
2.3 实验设计 | 第41-42页 |
2.4 实验方法 | 第42页 |
2.5 调查测定项目与分析方法 | 第42页 |
2.6 数据处理和作图 | 第42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2-47页 |
3.1 施肥量对锦绣超甜A76单株叶面积的影响 | 第42页 |
3.2 施肥量对锦绣超甜A76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第42-43页 |
3.3 施肥量对锦绣超甜A76农艺性状的影响 | 第43-45页 |
3.4 施肥量对锦绣超甜A76果穗性状的影响 | 第45-46页 |
3.5 施肥量对锦绣超甜A76果穗产量的影响 | 第46-47页 |
4 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第48-50页 |
1 全文小结 | 第48页 |
1.1 高产高效品种 | 第48页 |
1.2 最佳种植密度 | 第48页 |
1.3 最佳的施肥量 | 第48页 |
2 可能存在的问题: | 第48页 |
3 创新之处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