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嵌入式GPU的自由视点视频深度图像生成软件设计
摘要 | 第5-7页 |
英文摘要 | 第7-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1.2.1 深度图获取技术 | 第13-14页 |
1.2.2 多媒体处理平台 | 第14-16页 |
1.2.3 视频编码技术 | 第16-18页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页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8-19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2章 软件总体设计 | 第20-29页 |
2.1 软件需求分析 | 第20-22页 |
2.1.1 功能需求 | 第20-21页 |
2.1.2 性能需求 | 第21-22页 |
2.2 软件系统框架设计 | 第22-25页 |
2.2.1 开发平台选择 | 第22-24页 |
2.2.2 软件框架设计 | 第24-25页 |
2.3 开发环境 | 第25-28页 |
2.3.1 硬件开发环境简介 | 第25-26页 |
2.3.2 软件开发环境搭建 | 第26-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视频采集模块设计 | 第29-44页 |
3.1 多相机视频采集 | 第29-31页 |
3.1.1 多相机空间排列方式 | 第29-30页 |
3.1.2 相机采集流程 | 第30-31页 |
3.2 坐标系变换 | 第31-35页 |
3.2.1 世界坐标系与摄像机坐标系 | 第31-33页 |
3.2.2 针孔摄像机模型 | 第33-34页 |
3.2.3 摄像机坐标系与图像坐标系 | 第34页 |
3.2.4 图像坐标系与像素坐标系 | 第34-35页 |
3.3 双目相机标定 | 第35-39页 |
3.3.1 相机畸变 | 第35-37页 |
3.3.2 张正友标定法 | 第37-39页 |
3.4 立体校正 | 第39-43页 |
3.4.1 对极几何 | 第39-41页 |
3.4.2 Bouguet极线校正 | 第41-4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4章 深度图生成模块设计 | 第44-59页 |
4.1 立体匹配算法 | 第44-46页 |
4.1.1 局部立体匹配算法 | 第44-45页 |
4.1.2 全局立体匹配算法 | 第45-46页 |
4.2 SGM算法及深度图优化 | 第46-52页 |
4.2.1 SGM算法原理 | 第46-50页 |
4.2.2 深度图优化 | 第50-51页 |
4.2.3 实验结果分析 | 第51-52页 |
4.3 SGM算法加速 | 第52-58页 |
4.3.1 CUDA模型 | 第52-54页 |
4.3.2 SGM算法加速 | 第54-58页 |
4.3.3 算法加速效果测试 | 第5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5章 视频编码传输模块设计 | 第59-71页 |
5.1 彩色视频编码 | 第59-62页 |
5.1.1 GStreamer编程框架 | 第59-60页 |
5.1.2 彩色视频编码设计 | 第60-62页 |
5.2 深度视频编码 | 第62-66页 |
5.2.1 深度图像ROI编码 | 第62-64页 |
5.2.2 深度视频编码设计 | 第64-65页 |
5.2.3 多路视频编码设计 | 第65-66页 |
5.3 多路视频码流传输 | 第66-68页 |
5.3.1 TCP网络通信架构 | 第66页 |
5.3.2 多路视频码流传输设计 | 第66-68页 |
5.4 系统整体测试 | 第68-70页 |
5.4.1 测试环境 | 第68页 |
5.4.2 实验整体效果及性能 | 第68-7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1-73页 |
6.1 工作总结 | 第71-72页 |
6.2 展望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