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孔状赤铁矿粉末吸附剂脱除水中As(V)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24页
    1.1 引言第10-12页
    1.2 水中砷污染现状第12-13页
    1.3 除砷技术研究现状第13-21页
        1.3.1 氧化法第14页
        1.3.2 混凝沉淀法第14-15页
        1.3.3 膜分离法第15页
        1.3.4 生物法第15页
        1.3.5 离子交换法第15-16页
        1.3.6 吸附法第16-21页
    1.4 除砷吸附剂的选择第21-23页
    1.5 研究目的和内容第23-24页
第2章 试验材料及研究方法第24-36页
    2.1 材料与设备第24-29页
        2.1.1 吸附剂的制备第24-27页
        2.1.2 实验药剂第27-28页
        2.1.3 实验设备第28-29页
    2.2 试验方法第29-32页
        2.2.1 As(V)吸附量的测定第29-30页
        2.2.2 As(V)去除率的测定第30-31页
        2.2.3 吸附柱动态试验第31-32页
    2.3 表征方法第32-36页
        2.3.1 X射线荧光光谱测定第32页
        2.3.2 X射线衍射测定第32页
        2.3.3 SEM测定第32页
        2.3.4 AFM测定第32页
        2.3.5 粒度测定第32-33页
        2.3.6 比表面积测试第33页
        2.3.7 Zeta电位测定第33页
        2.3.8 浊度的测定第33-34页
        2.3.9 原子荧光光谱法As分析第34-36页
第3章 孔状赤铁矿粉末静态吸附As(V)第36-57页
    3.1 吸附等温线第36-38页
    3.2 吸附动力学第38-40页
    3.3 溶液中共存离子对孔状赤铁矿粉末吸附性能的影响第40-49页
        3.3.1 溶液中共存阴离子对吸附的影响第40-45页
        3.3.2 溶液中共存阳离子对吸附的影响第45-49页
    3.4 溶液pH对孔状赤铁矿粉末吸附性能的影响第49-51页
    3.5 孔状赤铁矿粉末粒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第51-54页
    3.6 孔状赤铁矿粉末混合石英砂吸附柱对As(V)脱除研究第54-55页
    3.7 除砷后孔状赤铁矿的稳定化第55页
    3.8 本章小结第55-57页
第4章 孔状赤铁矿粉末混合石英砂动态吸附As(V)第57-64页
    4.1 孔状赤铁矿粉末混合石英砂吸附柱参数的选择第57-61页
        4.1.1 孔状赤铁矿粒度对出水浊度的影响第57-58页
        4.1.2 孔状赤铁矿与石英砂混合比例对出水浊度的影响第58-59页
        4.1.3 孔状赤铁矿的量对穿透曲线的影响第59-61页
    4.2 初始As(V)浓度对穿透曲线的影响第61-62页
    4.3 流速对穿透曲线的影响第62-63页
    4.4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5章 结论与创新点第64-66页
    5.1 结论第64-65页
    5.2 创新点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2页
致谢第72-73页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淮河流域蚌埠段重金属的污染特征与源解析
下一篇:长江中下游湖泊沉积物中磷的GIS分布特征及解磷菌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