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同业拆借网络模型的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言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 第10-12页 |
1.2.1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0-11页 |
1.2.2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1-12页 |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12-13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3-19页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3 银行系统性风险的研究方法 | 第19-25页 |
3.1 最大熵法 | 第19-20页 |
3.2 网络的定义与结构分析模型 | 第20-22页 |
3.2.1 网络的定义与特性 | 第20-21页 |
3.2.2 核心-边缘结构模型 | 第21-22页 |
3.3 银行风险传染效应的评估方法 | 第22-25页 |
3.3.1 传统条件下的风险传染分析 | 第22-23页 |
3.3.2 改进条件下的风险传染分析 | 第23-25页 |
4 基于同业拆借网络模型的实证分析 | 第25-41页 |
4.1 数据说明与处理 | 第25页 |
4.2 银行网络的构建及结构分析 | 第25-29页 |
4.2.1 银行网络的构建 | 第25-26页 |
4.2.2 银行网络的结构分析 | 第26-29页 |
4.3 同业拆借网络的风险传染结果分析 | 第29-36页 |
4.3.1 传统条件下的银行网络风险传染分析 | 第29-30页 |
4.3.2 改进条件下的银行网络风险传染分析 | 第30-36页 |
4.4 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6-41页 |
4.4.1 变量选取及模型建立 | 第36-38页 |
4.4.2 实证检验及分析 | 第38-41页 |
5 结论及建议 | 第41-45页 |
5.1 结论 | 第41-42页 |
5.2 建议 | 第42-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