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8页 |
1.1 粉煤灰简述 | 第12-14页 |
1.1.1 粉煤灰的概述 | 第12-13页 |
1.1.2 粉煤灰的综合应用 | 第13-14页 |
1.2 粉煤灰合成沸石分子筛的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1.2.1 沸石分子筛的简介 | 第14-15页 |
1.2.2 A型沸石分子筛的结构性质 | 第15-16页 |
1.2.3 粉煤灰合成沸石的常用方法 | 第16-18页 |
1.3 磁性载体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1.3.1 磁性Fe_3O_4微粒的常见制备方法 | 第18-20页 |
1.3.2 磁性沸石的制备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1.4 染料废水的危害及处理方法 | 第21-25页 |
1.4.1 染料废水的来源及危害 | 第21-22页 |
1.4.2 常见染料废水处理方法 | 第22-25页 |
1.5 本课题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25-28页 |
1.5.1 本课题研究意义 | 第25-26页 |
1.5.2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26-28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及研究方案 | 第28-32页 |
2.1 主要仪器和试剂 | 第28-29页 |
2.1.1 主要仪器 | 第28-29页 |
2.1.2 主要试剂 | 第29页 |
2.2 表征方法 | 第29-31页 |
2.2.1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XRF) | 第29页 |
2.2.2 X射线衍射(XRD) | 第29-30页 |
2.2.3 红外光谱分析(FTIR) | 第30页 |
2.2.4 扫描电镜分析(SEM) | 第30页 |
2.2.5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 | 第30-31页 |
2.2.6 振动样品磁强计(VSM) | 第31页 |
2.3 实验研究方案 | 第31-32页 |
第3章 粉煤灰基磁性A型沸石的合成研究 | 第32-44页 |
3.1 粉煤灰基A型沸石的合成研究 | 第32-37页 |
3.1.1 A型沸石的合成 | 第32-34页 |
3.1.2 A型沸石的表征 | 第34-37页 |
3.2 磁性Fe_3O_4微粒的合成研究 | 第37-39页 |
3.2.1 磁性Fe_3O_4微粒的合成 | 第37页 |
3.2.2 磁性Fe_3O_4微粒的表征 | 第37-39页 |
3.3 粉煤灰基磁性A型沸石的合成研究 | 第39-42页 |
3.3.1 磁性A型沸石的合成 | 第39-40页 |
3.3.2 磁性A型沸石的表征 | 第40-42页 |
3.4 小结 | 第42-44页 |
第4章 磁性A型沸石对亚甲基蓝吸附性能研究 | 第44-62页 |
4.1 亚甲基蓝标准拟合曲线 | 第44页 |
4.2 磁性A型沸石吸附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 第44-55页 |
4.2.1 吸附剂用量的影响 | 第45-46页 |
4.2.2 pH的影响 | 第46-47页 |
4.2.3 吸附时间的影响 | 第47-48页 |
4.2.4 电解质溶液浓度的影响 | 第48页 |
4.2.5 吸附动力学模型 | 第48-51页 |
4.2.6 吸附等温线模型 | 第51-54页 |
4.2.7 对比实验 | 第54-55页 |
4.3 再生性能实验 | 第55-59页 |
4.3.1 固液分离实验 | 第55-57页 |
4.3.2 再生剂类型对磁性A型沸石再生效果的影响 | 第57-58页 |
4.3.3 不同浓度再生剂对磁性A型沸石再生效果的影响 | 第58-59页 |
4.4 小结 | 第59-62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2-66页 |
5.1 结论 | 第62-63页 |
5.2 展望 | 第63-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2页 |
致谢 | 第72-74页 |
攻读硕士期间成果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