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高强钢激光焊接接头质量智能分析与预测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21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双相钢激光焊接现状与应用分析 | 第11-14页 |
1.3 人工神经网络及其在焊接领域的应用分析概述 | 第14-18页 |
1.4 基于数据挖掘的焊接质量分析 | 第18-19页 |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2 实验材料设备与方法 | 第21-29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1页 |
2.2 实验设备 | 第21-23页 |
2.3 试验方法 | 第23-26页 |
2.4 实验数据库建立 | 第26-2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3 预测焊缝区形貌的BP神经网络模型建立与分析 | 第29-40页 |
3.1 焊缝尺寸预测系统模型的建立 | 第29-34页 |
3.2 BP网络模型结果分析 | 第34-36页 |
3.3 离焦量对焊缝区尺寸的影响 | 第36-37页 |
3.4 焊接速度对焊缝区尺寸的影响 | 第37-38页 |
3.5 激光功率对焊缝区尺寸的影响 | 第38-39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4 基于聚类分析的焊缝截面形貌研究 | 第40-50页 |
4.1 K均值聚类算法介绍 | 第40-41页 |
4.2 聚类过程分析 | 第41-42页 |
4.3 聚类结果分析 | 第42-46页 |
4.4 焊缝区尺寸对接头性能影响 | 第46-4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5 结合BP神经网络与聚类分析的焊缝性能预测 | 第50-58页 |
5.1 预测模型框架 | 第50页 |
5.2 预测模型的建立 | 第50-54页 |
5.3 模型的实验验证 | 第54-5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6 全文总结及展望 | 第58-60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58-59页 |
6.2 展望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