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药用作物论文--菌类论文

几种虫草类真菌ITS一致性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8-17页
    1.1 虫草资源研究概况第8-9页
    1.2 虫草属及其相关真菌的形态特征第9-10页
    1.3 虫草的分类学第10-15页
        1.3.1 虫草属的建立第10页
        1.3.2 虫草属真菌依据形态学为特征的分类地位第10-12页
        1.3.3 真菌的分子生物学分类方法第12-14页
        1.3.4 tef1α、ITS基因片段对虫草真菌分类上的意义第14-15页
    1.4 多种虫草真菌ITS一致性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5-17页
2 引言第17-18页
3 材料与方法第18-27页
    3.1 实验材料第18-24页
        3.1.1 菌株来源第18-20页
        3.1.2 主要实验药品及来源第20-21页
        3.1.3 主要仪器设备第21页
        3.1.4 主要培养基第21-22页
        3.1.5 主要试剂及配置第22-24页
    3.2 实验方法第24-27页
        3.2.1 虫草形态学鉴定第24页
        3.2.2 基因组DNA提取第24-25页
        3.2.3 ITS、EF-1α序列扩增与测序第25-26页
        3.2.4 ITS、EF-1α序列及分析第26页
        3.2.5 系统发育树的构建第26-27页
4 结果与分析第27-47页
    4.1 虫草类真菌基因组DNA的提取第27页
    4.2 PCR扩增产物的电泳检测第27-28页
    4.3 基因序列分析第28-41页
        4.3.1 基于ITS基因序列分析第29-37页
        4.3.2 台湾虫草形态学观察第37-38页
        4.3.3 台湾虫草基于翻译延伸因子 1α序列分析第38-41页
    4.4 单基因系统分析第41-43页
    4.5 台湾虫草基于翻译延伸因子 1α系统分析第43页
    4.6 关于几种虫草类真菌ITS一致性分析第43-44页
    4.7 关于几种虫草类真菌ITS一致性与非一致性的分析第44-45页
        4.7.1 台湾虫草真菌ITS非一致性分析第44-45页
        4.7.2 其他几种虫草类真菌ITS非一致性分析第45页
    4.8 在虫草类真菌中应用单基因与多基因系统分析的优缺点第45-47页
5 讨论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2页
附录第52-66页
致谢第66-67页
个人简介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华绒螯蟹幼蟹阶段生长和存活的初步研究
下一篇:虫酰肼诱导细胞凋亡作用机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