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7页 |
1.1 直接乙醇燃料电池 | 第11-12页 |
1.2 纳米材料催化剂 | 第12-17页 |
1.2.1 纳米尺寸与催化活性 | 第12-13页 |
1.2.2 纳米尺寸与催化耐久性 | 第13页 |
1.2.3 纳米粒子的失活机理 | 第13-15页 |
1.2.4 纳米粒子的耐久性 | 第15-17页 |
1.3 金属间纳米催化剂的合成方法 | 第17-23页 |
1.3.1 热退火法 | 第18-20页 |
1.3.2 湿化学法 | 第20-21页 |
1.3.3 微流控合成技术 | 第21-23页 |
1.3.4 合成金属间纳米晶的其他方法 | 第23页 |
1.4 论文选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7页 |
第2章 实验原理和方法 | 第27-33页 |
2.1 实验药品及主要仪器 | 第27-28页 |
2.1.1 实验药品 | 第27-28页 |
2.1.2 实验仪器设备 | 第28页 |
2.2 实验装置及原理 | 第28-29页 |
2.3 电催化剂的形貌、结构的表征及成分分析 | 第29-31页 |
2.3.1 X射线衍射 | 第29-30页 |
2.3.2 透射电子显微镜 | 第30页 |
2.3.3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 | 第30-31页 |
2.4 直接乙醇燃料电池阳极的电催化性能评价 | 第31-33页 |
2.4.1 循环伏安法 | 第31页 |
2.4.2 电流-时间曲线法 | 第31-33页 |
第3章 非负载型PtSn金属间化合物的制备 | 第33-57页 |
3.1 引言 | 第33-34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4-35页 |
3.2.1 前驱体溶液的配制 | 第34页 |
3.2.2 乙二醇为溶剂进行PtSn金属间化合物的制备 | 第34页 |
3.2.3 聚乙二醇400和聚乙二醇600分别为溶剂进行PtSn金属间化合物的制备 | 第34-35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5-55页 |
3.3.1 乙二醇为溶剂非负载型PtSn金属间化合物的制备及表征 | 第35-49页 |
3.3.2 聚乙二醇400为溶剂非负载型PtSn金属间化合物的制备及表征 | 第49-54页 |
3.3.3 聚乙二醇600为溶剂非负载型PtSn金属间化合物的制备及表征 | 第54-5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4章 碳负载型PtSn/C金属间化合物的制备 | 第57-73页 |
4.1 引言 | 第57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57-58页 |
4.2.1 碳载体的前处理 | 第57-58页 |
4.2.2 前驱体溶液的配制 | 第58页 |
4.2.3 负载型PtSn/C金属间化合物的制备 | 第58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8-71页 |
4.3.1 关于合成纯相负载型PtSn/C金属间化合物的探索 | 第58-64页 |
4.3.2 关于合成高分散性负载型PtSn/C金属间化合物的探索 | 第64-7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结论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3-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