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1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3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3-19页 |
1.2.1 交直流输电系统潮流与最优潮流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2 柔性直流网络接线方式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2.3 柔性直流网络安全控制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2.4 交直流输电系统安全约束最优潮流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3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第2章 交直流输电系统潮流与最优潮流计算 | 第21-37页 |
2.1 基于双向迭代的交直流输电系统潮流计算 | 第21-28页 |
2.1.1 交直流输电系统潮流计算数学模型 | 第21-23页 |
2.1.2 交直流输电系统双向迭代潮流计算方法 | 第23-26页 |
2.1.3 算例分析 | 第26-28页 |
2.2 交直流输电系统最优潮流计算 | 第28-35页 |
2.2.1 交直流输电系统最优潮流计算数学模型 | 第28-31页 |
2.2.2 跟踪中心轨迹内点法求解交直流最优潮流 | 第31-33页 |
2.2.3 算例分析 | 第33-35页 |
2.3 小结 | 第35-37页 |
第3章 基于功率转带的多端柔性直流网络优化校正控制方法 | 第37-58页 |
3.1 功率转带策略 | 第37-41页 |
3.1.1 双极多端柔性直流网络 | 第37-38页 |
3.1.2 极间功率转带和站间功率转带 | 第38-39页 |
3.1.3 直流线路故障和受端换流器闭锁的优化校正控制策略 | 第39-40页 |
3.1.4 送端换流站闭锁的优化校正控制策略 | 第40-41页 |
3.2 交直流输电系统优化校正控制数学模型 | 第41-45页 |
3.2.1 建立优化校正控制数学模型的必要性 | 第41-42页 |
3.2.2 双极多端柔性直流网络优化校正控制数学模型 | 第42-43页 |
3.2.3 交流网络经济运行数学模型 | 第43-44页 |
3.2.4 交直流输电系统优化校正控制流程图 | 第44-45页 |
3.3 算例分析 | 第45-56页 |
3.3.1 算例Ⅰ:改进的新英格兰39节点系统的直流网络N-1故障分析 | 第45-48页 |
3.3.2 算例Ⅱ:实际大规模输电系统的直流网络N-1故障分析 | 第48-52页 |
3.3.3 算例Ⅲ:实际大规模输电系统的直流网络N-1故障电磁暂态仿真 | 第52-56页 |
3.4 小结 | 第56-58页 |
第4章 考虑柔性直流快速控制的安全约束最优潮流 | 第58-76页 |
4.1 交直流输电系统的CSCOPF数学模型 | 第58-62页 |
4.1.1 改进的CSCOPF数学模型 | 第58-60页 |
4.1.2 故障发生后短期最优潮流数学模型 | 第60-61页 |
4.1.3 故障发生后长期最优潮流数学模型 | 第61-62页 |
4.2 混合算法求解数学模型 | 第62-68页 |
4.2.1 混合算法描述 | 第62-63页 |
4.2.2 混合算法数学模型 | 第63-65页 |
4.2.3 混合算法求解流程图 | 第65-68页 |
4.3 算例分析 | 第68-74页 |
4.4 小结 | 第74-76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6-78页 |
5.1 总结 | 第76-77页 |
5.2 展望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84-85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