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民事其他法权论文

预付款消费模式下消费者财产权益保护法律问题研究

内容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引言第8-12页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第8-9页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第9-11页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第11-12页
第一章 预付款消费模式概述第12-19页
    一、预付款消费模式的概念第12-13页
    二、预付款消费模式的发展第13-14页
    三、预付款消费模式的特点第14-16页
    四、预付款与预付款消费交易的法律性质第16-19页
        (一) 预付款的法律性质第16-17页
        (二) 预付款消费交易的法律性质第17-19页
第二章 预付款消费者财产权益受损现状分析第19-27页
    一、预付款消费者受损财产权益类型第19-24页
        (一) 时间价值第19-20页
        (二) 银行同期存款利息第20-21页
        (三) 过期未消费财产第21-23页
        (四) 部分已消费财产第23-24页
    二、预付款消费者财产权益受损的常见情形第24-27页
第三章 预付款消费者财产权益易受侵害之原因第27-33页
    一、预付卡发行监管不力第27-29页
        (一) 发行备案制度执行不力第27-28页
        (二) 预付资金存管制度落空第28页
        (三) 预付资金用途管理失灵第28-29页
    二、预付款消费者知情权实现受阻第29-30页
        (一) 经营者的诱骗和隐瞒第29-30页
        (二) 经营者经营情况的变动第30页
    三、预付款消费缺乏正式合同文本第30-31页
    四、发卡企业破产后预付款受偿难第31-33页
第四章 美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相关法律制度借鉴第33-40页
    一、美国的相关立法与实践第33-35页
    二、日本的相关立法与实践第35-36页
    三、我国台湾地区的相关立法与实践第36-38页
    四、对我国完善相关制度的启发第38-40页
第五章 完善我国预付款消费者财产权益保护制度的建议第40-48页
    一、加强预付卡发行的监督管理第40-41页
    二、预付款消费者知情权的保障和救济第41-43页
    三、制定并推行预付款消费合同示范文本第43-44页
    四、建立预付款的保证金制度第44-45页
    五、其他配套制度第45-48页
        (一) 返还到期未消费余额第45-46页
        (二) 鼓励签订同业履约合作协议第46-48页
结语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3页
谢辞第53-54页
个人简历与在学期间研究成果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合同相对性原则的例外情形研究
下一篇:贝尔纳·卡特林与尤恩·乌格罗的艺术语言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