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3-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4-16页 |
1.3 预期目标 | 第16页 |
1.4 关键问题 | 第16-17页 |
1.5 主要内容、结构和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1.5.1 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17页 |
1.5.2 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1.6 数据资料 | 第19页 |
1.7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20-29页 |
2.1 政府监管理论的发展 | 第21页 |
2.2 国内外企业法律合规管理制度研究 | 第21-23页 |
2.3 法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的发展 | 第23-24页 |
2.4 理论框架 | 第24-27页 |
2.4.1 理论综述 | 第24-25页 |
2.4.2 经济学原理 | 第25-26页 |
2.4.3 研究方法 | 第26-2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3章 国内企业风险及其管理现状 | 第29-42页 |
3.1 法律风险现状及原因分析 | 第29-36页 |
3.2 企业风险监管存在的问题——九龙治水的租金消散 | 第36-41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4章 企业内部监管制度的理论渊源——政府监管的崛起 | 第42-54页 |
4.1 法律合规制度的基础——有约束力的监管规范 | 第42-43页 |
4.2 监管崛起的理论回顾 | 第43-45页 |
4.3 监管崛起背景下的法律合规制度是企业的最优选择 | 第45-52页 |
4.3.1 法律合规制度保证企业以较低成本实施有利于提升绩效的监管规范 | 第46-49页 |
4.3.2 法律合规制度使企业避免违规处罚推进企业社会责任的达成 | 第49-51页 |
4.3.3 法律合规制度避免企业因违规导致商誉减损和商业机会丧失 | 第51-5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5章 监管之子——政府监管下企业法律合规监管制度构建的理论基础 | 第54-81页 |
5.1 研究假设 | 第54-56页 |
5.1.1 法律合规监管的劳务属性 | 第54页 |
5.1.2 法律合规监管的环境要求 | 第54-55页 |
5.1.3 目标企业是成熟并具一定规模的 | 第55页 |
5.1.4 目标企业拥有一定的法律合规人员和业务 | 第55页 |
5.1.5 纠纷和诉讼的存在是永恒的 | 第55-56页 |
5.2 监管之子——企业内部监管理论的提出 | 第56-66页 |
5.2.1 外规-内规-法律合规监管的演变 | 第56-61页 |
5.2.2 内部监管有利于企业全系统防控风险促进管理 | 第61-62页 |
5.2.3 企业内部监管与外部监管及诉讼解决的权衡取舍——一个经济学的解释 | 第62-66页 |
5.3 企业内部监管的最佳主体 | 第66-80页 |
5.3.1 法律合规内部监管的专业性基础 | 第67-73页 |
5.3.2 法律合规监管制度对企业的扰动——正外部性 | 第73-75页 |
5.3.3 法律合规监管的成本分析——一个例子 | 第75-78页 |
5.3.4 内部法律顾问与外聘律师的权衡 | 第78-8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6章 法律合规制度经济性分析的实证检验 | 第81-92页 |
6.1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 第81-85页 |
6.1.1 数据来源 | 第81页 |
6.1.2 描述性统计 | 第81-85页 |
6.2 央企依法合规建设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85-87页 |
6.3 企业绩效推动依法合规建设的动因分析 | 第87-89页 |
6.4 总法律顾问制度与推动企业绩效的关系 | 第89-91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91-92页 |
第7章 中国特色法律合规监管制度的构建 | 第92-126页 |
7.1 国外企业法律合规管理制度现状及分析 | 第92-96页 |
7.2 中国特色法律合规监管制度的构建及其路径 | 第96-102页 |
7.2.1 我国大型企业的特点 | 第96-97页 |
7.2.2 法律合规监管的供给侧改革方向、原则和重点 | 第97-102页 |
7.3 法律合规人员怎样配置 | 第102-107页 |
7.3.1 总法律顾问的专职化配置 | 第103-106页 |
7.3.2 一般人员的专业化配置 | 第106-107页 |
7.4 法律合规机构如何设置 | 第107-108页 |
7.5 法律合规监管怎么开展 | 第108-117页 |
7.5.1 前期防范、中期控制为主,后期救济为辅——监管的原则 | 第108-111页 |
7.5.2 整合共享各类风险信息——监管的基础 | 第111-113页 |
7.5.3 四项法律合规审核——监管的手段 | 第113-115页 |
7.5.4 “一没五不”——监管的效率保障 | 第115-117页 |
7.5.5 重大项目法律合规全程参与——监管的补充 | 第117页 |
7.6 如何加深认识,促进制度变迁 | 第117-125页 |
7.6.1 促进企业法律合规监管制度变迁的因素 | 第118页 |
7.6.2 制度变迁的成本收益分析 | 第118-119页 |
7.6.3 制度变迁的长期性考量 | 第119-125页 |
7.7 本章小结 | 第125-126页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126-131页 |
8.1 主要结论 | 第126-127页 |
8.2 创新点 | 第127-128页 |
8.3 政策建议 | 第128-129页 |
8.3.1 加强国家层面顶层设计 | 第128页 |
8.3.2 法律合规监管制度的建立完善需要企业行政权的介入 | 第128-129页 |
8.3.3 资源整合流程再造 | 第129页 |
8.4 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研究方向 | 第129-131页 |
8.4.1 研究的不足 | 第129页 |
8.4.2 未来的研究方向 | 第129-131页 |
参考文献 | 第131-141页 |
附录 A 中央企业法治建设情况 | 第141-142页 |
附录 B 调查问卷表 | 第142-144页 |
致谢 | 第144-150页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50-1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