厅堂仿真软件的比较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6-10页 |
1.1 概述 | 第6-7页 |
1.2 存在的问题 | 第7页 |
1.3 已有的工作 | 第7-8页 |
1.4 本文的工作 | 第8-10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10-34页 |
2.1 厅堂房间特性介绍 | 第10-19页 |
2.1.1 混响时间 | 第10-13页 |
2.1.2 早期衰变时间 | 第13-14页 |
2.1.3 重心时间 | 第14页 |
2.1.4 语言清晰度 | 第14-15页 |
2.1.5 音乐明晰度 | 第15-16页 |
2.1.6 语言传输指数 | 第16-18页 |
2.1.7 辅音消晰度损失率 | 第18页 |
2.1.8 侧向声能百分率 | 第18-19页 |
2.2 仿真软件理论基础 | 第19-23页 |
2.2.1 声线跟踪法 | 第19-21页 |
2.2.2 虚声源法 | 第21-22页 |
2.2.3 有限元法和边界元法 | 第22-23页 |
2.3 计算机模型 | 第23-29页 |
2.3.1 声学参数模拟 | 第24-25页 |
2.3.2 可听化技术 | 第25-29页 |
2.4 仿真软件介绍 | 第29-34页 |
2.4.1 EASE介绍 | 第29-31页 |
2.4.2 ODEON介绍 | 第31-34页 |
第三章 仿真软件比较 | 第34-54页 |
3.1 厅堂概况 | 第34-39页 |
3.1.1 基本概况 | 第34-35页 |
3.1.2 厅堂声学设计 | 第35-39页 |
3.2 EASE仿真 | 第39-40页 |
3.3 ODEON仿真 | 第40-43页 |
3.4 仿真结果比较 | 第43-54页 |
第四章 总结和展望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研究生期间主要成果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