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国少数民族医学论文

苗药观音草药效学及其化学成分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第9-10页
第一章 前言第10-14页
    1.1 贵州省苗药资源开发现状第10-11页
    1.2 观音草概述第11页
    1.3 观音草药理研究进展第11-12页
    1.4 观音草化学成分研究进展第12页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2-14页
第二章 观音草止咳化痰平喘及解热药效研究第14-27页
    2.1 实验材料第14-15页
        2.1.1 仪器第14页
        2.1.2 药品及试剂第14-15页
        2.1.3 动物第15页
    2.2 实验方法第15-19页
        2.2.1 观音草提取物的制备第15页
        2.2.2 分组及给药量第15-16页
        2.2.3 对浓氨水致小鼠咳嗽的影响第16页
        2.2.4 对小鼠气管酚红排泌量的影响第16-17页
        2.2.5 对组胺-乙酰胆碱致豚鼠哮喘的影响第17-18页
        2.2.6 对酵母致大鼠发热的影响第18页
        2.2.7 对脂多糖致大鼠发热的影响第18页
        2.2.8 统计学处理第18-19页
    2.3 实验结果第19-26页
        2.3.1 观音草提取物对浓氨水致小鼠咳嗽的止咳作用第19-20页
        2.3.2 观音草提取物对小鼠的化痰作用第20-21页
        2.3.3 观音草提取物对组胺-乙酰胆碱致豚鼠哮喘的平喘作用第21-22页
        2.3.4 观音草提取物对酵母致大鼠发热的解热作用第22-23页
        2.3.5 观音草提取物对脂多糖致大鼠发热的解热作用第23-26页
    2.4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三章 观音草醇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药效及机制初步研究第27-54页
    3.1 实验材料第27-29页
        3.1.1 仪器第27页
        3.1.2 药品及试剂第27-28页
        3.1.3 动物第28-29页
    3.2 实验方法第29-33页
        3.2.1 不同极性部位的制备第29页
        3.2.2 分组及给药量第29页
        3.2.3 对辣椒素致豚鼠咳嗽的影响第29-30页
        3.2.4 对辣椒素致豚鼠咳嗽的止咳机制第30-31页
        3.2.5 对小鼠气管酚红排泌量的影响第31页
        3.2.6 对组胺-乙酰胆碱致豚鼠哮喘的影响第31-32页
        3.2.7 对卵清蛋白致豚鼠哮喘的平喘机制第32-33页
        3.2.8 统计学处理第33页
    3.3 实验结果第33-52页
        3.3.1 观音草不同极性部位对辣椒素致豚鼠咳嗽的止咳作用第33-36页
        3.3.2 观音草不同极性部位对辣椒素致豚鼠咳嗽的止咳作用机制第36-38页
        3.3.3 观音草不同极性部位对小鼠气管的化痰作用第38-41页
        3.3.4 观音草不同极性部位对组胺-乙酰胆碱致豚鼠哮喘的平喘作用第41-43页
        3.3.5 观音草不同极性部位对卵清蛋白致豚鼠哮喘的平喘作用的机制第43-52页
    3.4 本章小结第52-54页
第四章 观音草挥发油及不同极性部位化学成分研究第54-87页
    4.1 实验材料第54-55页
        4.1.1 仪器第54页
        4.1.2 药材与试剂第54-55页
    4.2 实验方法第55-57页
        4.2.1 观音草挥发油供试品的制备第55-56页
        4.2.2 观音草提取物极性部位供试品的制备第56页
        4.2.3 GC-MS检测条件第56页
        4.2.4 UPLC-Q/TOF-MS检测条件第56-57页
        4.2.5 数据处理第57页
    4.3 实验结果第57-86页
        4.3.1 观音草干品和鲜品挥发油化学成分第57-58页
        4.3.2 观音草不同极性部位化学成分第58-86页
    4.4 本章小结第86-87页
第五章 讨论第87-93页
    5.1 止咳作用第87-88页
    5.2 化痰作用第88页
    5.3 平喘作用第88-89页
    5.4 解热作用第89-90页
    5.5 化学成分第90-93页
结论与展望第93-95页
    结论第93-94页
    展望第94-95页
致谢第95-96页
参考文献第96-101页
附录第101页

论文共1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工频电场对小鼠血液学指标及肝肾功能影响研究
下一篇:基于“肝体阴用阳”理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