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二胺/磷酸吸收液烟气脱硫实验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前言 | 第10-23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13页 |
·SO_2的排放现状 | 第10-11页 |
·硫资源的消耗现状 | 第11页 |
·SO_2的危害 | 第11-13页 |
·SO_2的控制途径 | 第13-16页 |
·SO_2控制对策 | 第13-14页 |
·SO_2控制技术 | 第14-16页 |
·有机胺法烟气脱硫技术 | 第16-21页 |
·有机胺法烟气脱硫的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有机胺法烟气脱硫的理论基础 | 第17-20页 |
·有机胺法烟气脱硫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 第20-21页 |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2 吸收剂筛选实验研究 | 第23-36页 |
·筛选实验 | 第23-29页 |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23-24页 |
·实验装置 | 第24-26页 |
·分析方法 | 第26-27页 |
·吸收剂的评价方法 | 第27-28页 |
·吸收剂的筛选 | 第28-2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9-35页 |
·不同吸收剂的脱硫效果 | 第29-32页 |
·添加剂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 第32-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3 乙二胺/磷酸吸收液吸收工艺实验研究 | 第36-47页 |
·吸收实验 | 第36-41页 |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36-37页 |
·实验装置与实验步骤 | 第37-4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1-46页 |
·液气比对脱硫率的影响 | 第42-43页 |
·烟气流量对脱硫率的影响 | 第43-44页 |
·pH值对脱硫率的影响 | 第44-45页 |
·SO_2浓度对脱硫率的影响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4 吸收富液解吸工艺实验研究 | 第47-56页 |
·富液解吸实验 | 第47-48页 |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47-48页 |
·实验装置与实验步骤 | 第4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8-54页 |
·解吸时间对解吸率的影响 | 第48-49页 |
·吸收富液pH值对解吸率的影响 | 第49页 |
·解吸温度对解吸率的影响 | 第49-50页 |
·表面活性剂对解吸率的影响 | 第50-52页 |
·吸收剂的循环使用 | 第52-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5 乙二胺/磷酸吸收液抗氧化性实验研究 | 第56-69页 |
·抗氧化性实验 | 第56-58页 |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56-57页 |
·实验装置与实验步骤 | 第57-5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8-61页 |
·空气流量对氧化率的影响 | 第58-59页 |
·乙二胺浓度对氧化率的影响 | 第59-60页 |
·pH值对氧化率的影响 | 第60页 |
·温度对氧化率的影响 | 第60-61页 |
·吸收液抗氧化性动力学研究 | 第61-66页 |
·氧化动力学方程的建立 | 第61-62页 |
·空气流量对氧化速率的影响 | 第62-63页 |
·乙二胺浓度对氧化速率的影响 | 第63-64页 |
·pH值对氧化速率的影响 | 第64-65页 |
·温度对氧化速率的影响 | 第65-66页 |
·氧化速率方程 | 第66页 |
·抗氧化剂对抑制氧化的影响 | 第66-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9-71页 |
·结论 | 第69-70页 |
·创新点 | 第70页 |
·展望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