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电影、电视艺术论文--电影、电视艺术理论论文--电影、电视艺术史论文

抗日战争时期重庆国泰大戏院的经营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1-17页
    1.1 研究缘起第11-12页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2-14页
    1.3 文献综述第14-16页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第16-17页
        1.4.1 研究的方法第16页
        1.4.2 研究内容第16-17页
2 抗战时期重庆影剧院概述第17-29页
    2.1 重庆市影剧院的总体布局第17-20页
    2.2 重庆市剧院数量的更迭第20-22页
    2.3 国泰大戏院的概况第22-29页
        2.3.1 国泰大戏院的兴建第22-25页
        2.3.2 国泰大戏院的经营者第25-29页
3 国泰大戏院的广告投放第29-47页
    3.1 辅助性广告的投放第29-32页
    3.2 报纸广告的投放形式第32-39页
    3.3 影院在广告中的投入第39-47页
        3.3.1 票价中的宣传费用第40-42页
        3.3.2 报纸上的广告投入与策略第42-47页
4 国泰大戏院的电影放映第47-71页
    4.1 国泰大戏院的放映场次及票价第47-49页
    4.2 国泰大戏院的片源第49-53页
        4.2.1 国内影片第50-51页
        4.2.2 以美国、苏联为代表的外国影片第51-53页
    4.3 电影院的受众群体及数量第53-62页
        4.3.1 影响电影院受众群体的因素第53-56页
        4.3.2 国泰大戏院观众数量第56-62页
    4.4 夏云瑚及其经营思维探析第62-66页
        4.4.1 夏云瑚的影业版图第62-64页
        4.4.2 夏云瑚的经营思维第64-66页
    4.5 国泰大戏院的经营模式第66-71页
        4.5.1 影院联盟式的放映模式第66-67页
        4.5.2 “亦官亦私”的放映场所第67-71页
5 公共社会空间的营造第71-77页
    5.1 电影院:休闲文化空间的营造第71-73页
        5.1.1 咖啡馆:电影院的辅助空间第71-72页
        5.1.2 现代化休闲空间的营造第72-73页
    5.2 文化需求的变迁与意识形态呈现的阵地第73-77页
        5.2.1 引领大众文化需求的转变第73-74页
        5.2.2 抗战宣传的政治空间第74-77页
6 结语第77-79页
致谢第79-81页
参考文献第81-85页
附录第85-125页
    A:国泰大戏院1938年—1945年逐日放映情况第85-125页
    B: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科研状况目录第125页

论文共12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文学原著到电影改编的技巧研究
下一篇:川剧花脸人物造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