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戏剧文学论文--古代戏曲论文

周稚廉及其《容居堂三种曲》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8-12页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8页
    1.2 研究综述第8-12页
2 周稚廉的生平及交游第12-30页
    2.1 生平情况第12-17页
        2.1.1 家学渊源第12-13页
        2.1.2 生平轨迹第13-16页
        2.1.3 奇闻轶事第16-17页
    2.2 交游情况第17-24页
        2.2.1 与戏曲家的交游第17-19页
        2.2.2 与词人的交游第19-22页
        2.2.3 与其他人的交游第22-24页
    2.3 词曲关系概述第24-30页
        2.3.1 周稚廉的词作概述第25-26页
        2.3.2 词曲关系介绍第26-30页
3 《容居堂三种曲》主题及人物分析第30-52页
    3.1 剧作内容概述第30-35页
        3.1.1 《珊瑚玦》故事内容及本事第30-31页
        3.1.2 《元宝媒》故事内容及本事第31-33页
        3.1.3 《双忠庙》故事内容及改编第33-35页
    3.2 主题思想及分析第35-40页
        3.2.1 主题思想第35-39页
        3.2.2 主题选择原因第39-40页
    3.3 人物形象及分析第40-52页
        3.3.1 人物分类第40-46页
        3.3.2 人物形象分析第46-52页
4 《容居堂三种曲》的艺术特色第52-68页
    4.1 新奇曲折的情节描写第52-55页
        4.1.1 开端引人入胜第52-53页
        4.1.2 情节曲折丰富第53-54页
        4.1.3 采用大团圆的结局第54-55页
    4.2 雅俗共赏的语言特色第55-62页
        4.2.1 曲词典雅第55-59页
        4.2.2 宾白生动第59-61页
        4.2.3 上下场诗运用得当第61-62页
    4.3 展现广阔的社会风貌第62-68页
        4.3.1 民间风俗的体现第62-64页
        4.3.2 朝廷和军队的描写第64页
        4.3.3 社会现象的展现第64-65页
        4.3.4 民间故事的巧妙运用第65-68页
5 《容居堂三种曲》的叙事特色第68-76页
    5.1 叙事结构:多线结构缠绕,时空转化自由第68-69页
        5.1.1 多线缠绕,条理清晰第68-69页
        5.1.2 叙事时空:自由转化,适合场上表演第69页
    5.2 叙事模式:传奇叙事要素的体现第69-76页
        5.2.1 鬼神托梦或参与故事中第69-70页
        5.2.2 巧合与误会的运用第70-71页
        5.2.3 叙事地点的设置第71-72页
        5.2.4 场所设定的意义第72-73页
        5.2.5 信物在故事连串中的作用第73-76页
6 结语第76-78页
参考文献第78-82页
附录A 周稚廉生平及轶事的资料汇总第82-84页
附录B 周稚廉与友人交游的资料汇总第84-90页
附录C 周稚廉戏曲作品本事来源第90-94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94-96页
致谢第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先锋叙事的乡土性--以吕新长篇小说为例
下一篇:《管庭芬日记》中的戏曲史料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