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质学论文--岩石学论文--岩石分类论文--岩浆岩(火成岩)论文--侵入岩、深成岩论文

大兴安岭北段索图罕岩体的形成时代、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前言第10-14页
    0.1 选题依据及意义第10页
    0.2 研究区地理概况第10-12页
    0.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研究思路第12-13页
        0.3.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12页
        0.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第12-13页
    0.4 项目和论文工作量第13-14页
第1章 区域地质概况第14-27页
    1.1 研究区地层第14-19页
        1.1.1 新元古界青白口系佳疙疸组(Qnj)第15-16页
        1.1.2 晚古生界石炭系下统莫尔根河组(C_1m)第16页
        1.1.3 中生界侏罗系中统塔木兰沟组(J_3t)第16页
        1.1.4 中生界侏罗系上统满克头鄂博组(J_3mk)第16-17页
        1.1.5 中生界侏罗系上统玛尼吐组(J_3mn)第17页
        1.1.6 中生界白垩系下统白音高老组(K_1b)第17-18页
        1.1.7 新生界第四系地层第18-19页
    1.2 研究区侵入岩第19-22页
        1.2.1 早侏罗世中、细粒闪长岩(J_1γδ)第20页
        1.2.2 早侏罗世中细粒黑云母二花岗岩、中细粒黑云母二花(闪长)岗岩(J_1ηο)第20页
        1.2.3 早侏罗世中细粒含黑云母正长花岗岩、中粒含黑云母正长花岗岩(J_1ξγ)第20-21页
        1.2.4 早侏罗世微细粒斑状碱长花岗岩、粗中粒碱长花岗岩(J_1χργ)第21页
        1.2.5 早侏罗世微细粒斑状含角闪石黑云母石英二长岩、细粒(文象)二长花岗岩(J_1ηγ)第21-22页
        1.2.6 早白垩世(石英)正长斑岩(K_1ξπ)第22页
        1.2.7 脉岩第22页
    1.3 火山旋回第22-24页
        1.3.1 塔木兰沟火山喷发旋回第23页
        1.3.2 满克头鄂博~玛尼吐火山喷发旋回满克头鄂博亚旋回第23-24页
        1.3.3 满克头鄂博~玛尼吐火山喷发旋回第24页
        1.3.4 白音高老期火山喷发旋回第24页
    1.4 研究区构造第24-27页
        1.4.1 兴凯旋回构造层第25页
        1.4.2 中华力旋回构造层第25-26页
        1.4.3 燕山旋回构造层第26页
        1.4.4 喜山旋回第26-27页
第2章 研究区钾长花岗岩地质特征第27-30页
    2.1 钾长花岗岩展布情况第27-28页
    2.2 钾长花岗岩岩相学特征第28-30页
第3章 索图罕岩体钾长花岗岩同位素年代学分析第30-34页
    3.1 分析方法第30-31页
    3.2 锆石的制备及年龄测试方法第31页
        3.2.1 锆石分选第31页
        3.2.2 样品制备和图像采集第31页
    3.3 年龄测定第31-33页
        3.3.1 样品P3N3-4第31-33页
        3.3.2 样品PM04-1第33页
    3.4 钾长花岗岩的形成时代第33-34页
第4章 索图罕地区钾长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第34-39页
    4.1 分析方法第34页
    4.2 主量元素第34-38页
    4.3 稀土及微量元素第38-39页
第5章 索图罕地区钾长花岗岩岩石成因第39-43页
    5.1 钾长花岗岩类型的确定第39-41页
    5.2 钾长花岗岩岩浆源区性质第41-43页
第6章 索图罕地区钾长花岗岩形成的构造背景第43-45页
结论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53页
作者简介第53-54页
致谢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某防雹增雨炮弹时间引信定时精度影响因素和工艺研究
下一篇:大兴安岭阿里河地区早白垩世花岗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