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碳点的制备、表征及分析应用
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31页 |
1.1 碳量子点概述 | 第9页 |
1.2 碳量子点的合成 | 第9-16页 |
1.2.1 电弧放电法 | 第10-11页 |
1.2.2 激光消蚀法 | 第11页 |
1.2.3 电化学法 | 第11-12页 |
1.2.4 微波法 | 第12-13页 |
1.2.5 热解法 | 第13-14页 |
1.2.6 超声法 | 第14-15页 |
1.2.7 水热法 | 第15-16页 |
1.3 碳量子点的结构 | 第16-20页 |
1.3.1 化学结构 | 第16-19页 |
1.3.2 电子结构 | 第19-20页 |
1.4 碳量子点的性质 | 第20-23页 |
1.4.1 碳量子点的紫外吸收 | 第20页 |
1.4.2 光致发光(PL) | 第20-23页 |
1.4.3 上转换发光(UCPL) | 第23页 |
1.5 碳量子点的应用 | 第23-29页 |
1.5.1 传感 | 第23-25页 |
1.5.2 生物成像 | 第25-27页 |
1.5.3 药物传输 | 第27-28页 |
1.5.4 光催化 | 第28-29页 |
1.6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29-31页 |
2 氮掺杂碳量子点合成及高灵敏高选择性检测芹菜素 | 第31-43页 |
2.1 引言 | 第31-32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2-34页 |
2.2.1 实验试剂 | 第32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32页 |
2.2.3 N-CDs的合成 | 第32-33页 |
2.2.4 芹菜素的检测 | 第33页 |
2.2.5 实际样中Api的检测 | 第33页 |
2.2.6 细胞成像 | 第33-34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4-42页 |
2.3.1 N-CDs的表征 | 第34-35页 |
2.3.2 N-CDs的荧光性质和稳定性 | 第35-37页 |
2.3.3 Api荧光传感器的构建 | 第37-39页 |
2.3.4 实际样品的检测 | 第39-40页 |
2.3.5 猝灭机理的探讨 | 第40页 |
2.3.6 细胞成像和细胞毒性 | 第40-42页 |
2.4 结论 | 第42-43页 |
3 光照法制备碳量子点及其在细胞成像中的应用 | 第43-57页 |
3.1 引言 | 第43-44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4-45页 |
3.2.1 实验试剂 | 第44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44页 |
3.2.3 CDs的合成 | 第44-45页 |
3.2.4 荧光量子产率的测定 | 第45页 |
3.2.5 细胞成像 | 第45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5-56页 |
3.3.1 制备条件的优化 | 第45-47页 |
3.3.2 CDs的表征 | 第47-49页 |
3.3.3 CDs的光学性质 | 第49-51页 |
3.3.4 稳定性研究 | 第51-53页 |
3.3.5 金属离子和阴离子选择性研究 | 第53-54页 |
3.3.6 细胞成像研究 | 第54-56页 |
3.4 结论 | 第56-57页 |
4 结论与展望 | 第57-59页 |
4.1 工作总结 | 第57页 |
4.2 展望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9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