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6-7页 |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绪论 | 第15-24页 |
1.1 线粒体基因组 | 第15-17页 |
1.1.1 线粒体基因起源 | 第15页 |
1.1.2 线粒体基因组特征及扩增方法 | 第15-17页 |
1.1.3 线粒体基因在分子进化中的应用 | 第17页 |
1.2 头喙亚目昆虫概述 | 第17-23页 |
1.2.1 头喙亚目昆虫的形态和生物学特征 | 第17页 |
1.2.2 头喙亚目昆虫的分类概况 | 第17-18页 |
1.2.3 头喙亚目昆虫线粒体基因组结构特征 | 第18-20页 |
1.2.4 头喙亚目系统发育研究进展 | 第20-23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3-24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4-32页 |
2.1 技术路线 | 第24页 |
2.2 实验材料 | 第24-27页 |
2.2.1 标本采集与鉴定 | 第24-25页 |
2.2.2 主要仪器与试剂 | 第25-26页 |
2.2.3 软件使用情况 | 第26-27页 |
2.3 实验与分析方法 | 第27-30页 |
2.3.1 总DNA提取与检测 | 第27页 |
2.3.2 引物的设计 | 第27-29页 |
2.3.3 PCR扩增与产物纯化 | 第29页 |
2.3.4 克隆与感受态细胞制备 | 第29-30页 |
2.3.5 线粒体基因组注释 | 第30页 |
2.4 系统发育分析 | 第30-32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2-56页 |
3.1 五种头喙亚目昆虫线粒体基因组结构特征 | 第32-51页 |
3.1.1 基因组结构 | 第32-33页 |
3.1.2 基因重叠区域与间隔区域 | 第33-34页 |
3.1.3 碱基组成与偏态分析 | 第34-40页 |
3.1.4 蛋白编码基因与密码子使用 | 第40-48页 |
3.1.5 tRNA基因与rRNA基因 | 第48-49页 |
3.1.6 A+T富含区 | 第49-51页 |
3.1.7 基因排序 | 第51页 |
3.2 基于线粒体基因组系统发育分析 | 第51-56页 |
3.2.1 基于头喙亚目系统发育树分析 | 第51-52页 |
3.2.2 基于半翅目系统发育树分析 | 第52-56页 |
4 讨论 | 第56-59页 |
4.1 头喙亚目昆虫线粒体基因组的测序、注释及分析 | 第56-57页 |
4.2 基于线粒体基因组的头喙亚目和半翅目昆虫系统发育分析 | 第57-58页 |
4.3 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7页 |
附表1 本研究所使用线粒体基因组基本信息 | 第67-69页 |
附表2 缩写与术语表 | 第69-70页 |
附图1 五种头喙亚目昆虫线粒体基因组的tRNA二级结构图 | 第70-75页 |
作者简介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