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英文缩略语 | 第8-11页 |
| 1 前言 | 第11-13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3-14页 |
| 2.1 材料 | 第13页 |
| 2.2 仪器 | 第13-14页 |
| 3 实验方法 | 第14-19页 |
| 3.1 实验动物 | 第14页 |
| 3.2 甲状腺全切术后大鼠模型的建立 | 第14页 |
| 3.3 ~(131)I治疗后行酸刺激模型的建立 | 第14页 |
| 3.4 组织匀浆的制备 | 第14-15页 |
| 3.5 ELISA法检测大鼠颌下腺NIS浓度 | 第15页 |
| 3.6 石蜡切片的制备 | 第15-16页 |
| 3.7 大鼠颌下腺组织HE染色 | 第16页 |
| 3.8 免疫组化相关指标 | 第16-17页 |
| 3.9 常规透射电镜制备 | 第17-18页 |
| 3.10 统计学分析 | 第18-19页 |
| 4 结果 | 第19-24页 |
| 4.1 各组大鼠灌胃时~(131)I放射性活度的比较 | 第19页 |
| 4.2 大鼠颌下腺HE染色 | 第19-20页 |
| 4.3 ELISA测大鼠颌下腺组织NIS浓度 | 第20-21页 |
| 4.4 免疫组化NIS表达情况 | 第21-22页 |
| 4.5 透射电镜下观察大鼠颌下腺组织超微结构改变 | 第22-24页 |
| 5 讨论 | 第24-27页 |
| 6 结论 | 第27-28页 |
| 本论文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第28-29页 |
| 参考文献 | 第29-32页 |
| 综述 | 第32-39页 |
| 参考文献 | 第36-39页 |
| 致谢 | 第39-40页 |
| 个人简历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