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跨界流域水污染协同治理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21页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第10-12页
        1.1.1 选题背景第10-11页
        1.1.2 选题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7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6页
        1.2.3 研究述评第16-17页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7-19页
        1.3.1 研究思路第17-18页
        1.3.2 研究方法第18-19页
    1.4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第19-21页
        1.4.1 研究内容第19页
        1.4.2 可能的创新点第19-21页
第2章 跨界流域水污染协同治理理论基础第21-30页
    2.1 跨界流域水污染的基本内涵第21-22页
        2.1.1 流域水污染的含义第21页
        2.1.2 跨界流域水污染的含义与特征第21-22页
    2.2 协同治理的基本内涵第22-25页
        2.2.1 协同治理的含义第22-23页
        2.2.2 协同治理的主体与客体第23-24页
        2.2.3 协同治理的内容与方式第24-25页
    2.3 跨界流域水污染协同治理的理论依据第25-28页
        2.3.1 公共治理理论第25-26页
        2.3.2 府际管理理论第26-27页
        2.3.3 行为博弈理论第27-28页
    2.4 跨界流域水污染协同治理的现实依据第28-30页
第3章 跨界流域水污染协同治理现状分析第30-40页
    3.1 跨界流域水污染协同治理取得的成效第30-33页
        3.1.1 协同治理意愿逐渐增强第30-31页
        3.1.2 河长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第31页
        3.1.3 涉水法规政策逐步完善第31-32页
        3.1.4 协作治理经验不断积累第32-33页
    3.2 跨界流域水污染协同治理的主要困境第33-36页
        3.2.1 职责重叠导致权限竞争第33-34页
        3.2.2 信息互联互通建设不足第34-35页
        3.2.3 多元主体治理效果不佳第35页
        3.2.4 环境执法与责任追究不严第35-36页
    3.3 跨界流域水污染协同治理困境成因分析第36-40页
        3.3.1 条块分割,协同治理联动困难第36-37页
        3.3.2 利益竞争,协同治理动力不足第37-38页
        3.3.3 机制缺失,协同治理手段单一第38页
        3.3.4 制度模糊,协同治理运转迟滞第38-40页
第4章 跨界流域水污染协同治理国内外典型经验借鉴第40-47页
    4.1 国内外跨界流域水污染治理典型案例第40-43页
        4.1.1 密西西比河流域水污染治理第40-41页
        4.1.2 泰晤士河流域水污染治理第41-42页
        4.1.3 莱茵河流域水污染治理第42页
        4.1.4 太湖流域水污染治理第42-43页
    4.2 国内外跨界流域水污染治理的经验启示第43-47页
        4.2.1 创新流域管理体制机制第43-44页
        4.2.2 完善流域治理法规条例第44页
        4.2.3 加强流域治理资源整合第44-45页
        4.2.4 重视科学技术研发应用第45-47页
第5章 跨界流域水污染协同治理对策探讨第47-56页
    5.1 完善流域治理利益的协调均衡第47-49页
        5.1.1 完善流域水权交易机制第47页
        5.1.2 健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第47-48页
        5.1.3 完善流域排污权交易机制第48-49页
    5.2 健全流域治理信息的共建共享第49-51页
        5.2.1 建设流域基础数据中心第49页
        5.2.2 健全流域信息共享内容第49-50页
        5.2.3 丰富流域信息共享方式第50-51页
    5.3 强化流域治理主体的多元协同第51-53页
        5.3.1 加强地方政府之间协同治理第51-52页
        5.3.2 强化政府与企业的协作治理第52页
        5.3.3 重视水污染治理的公众参与第52-53页
    5.4 抓细流域治理责任的考核奖惩第53-56页
        5.4.1 完善流域责任追究与奖惩制度第53页
        5.4.2 严明绩效考核和归责认定第53-54页
        5.4.3 加大责任追究与奖惩力度第54-56页
结论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2页
致谢第62-6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六氟丙烯二聚体的合成研究
下一篇:基于语料库掀捋类单音节动词论元搭配及词义演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