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16页 |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2页 |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2 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多花黑麦草品种比较研究 | 第12-13页 |
·多花黑麦草鲜草产量研究 | 第13-14页 |
·多花黑麦草种子生产研究 | 第14页 |
3 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多花黑麦草不同品种的产草量比较研究 | 第14-15页 |
·多花黑麦草不同播期的产种量比较研究 | 第15页 |
·多花黑麦草不同氮肥施用量及播种量的种子产量比较研究 | 第15页 |
·多花黑麦草植株抗倒伏的化学调控技术研究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6-21页 |
1 试验地点与时间 | 第16页 |
·试验地概况 | 第16页 |
·试验时间 | 第16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6-18页 |
·试验材料 | 第16页 |
·试验设计 | 第16-18页 |
3 田间管理 | 第18-19页 |
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19-20页 |
·试验品种物候期的观察 | 第19页 |
·各品种分蘖数的测定 | 第19页 |
·不同品种黑麦草鲜干草产量的测定 | 第19页 |
·各品种刈割产量的测定 | 第19-20页 |
·各品种种子产量的测定 | 第20页 |
5 试验数据处理 | 第20-21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1-38页 |
1 多花黑麦草不同品种的产草量比较 | 第21-26页 |
·不同品种物候期的差异 | 第21-22页 |
·各品种分蘖数动态 | 第22-23页 |
·不同品种黑麦草鲜干草产量差异 | 第23页 |
·各品种刈割产量比较 | 第23-26页 |
2 不同播期的产种量比较 | 第26-31页 |
·不同播期的生育进程 | 第26-27页 |
·不同播期对株高的影响 | 第27-28页 |
·不同播期对单株分蘖数的影响 | 第28-29页 |
·不同播期的种子产量 | 第29-31页 |
3 不同氮肥施用量及播种量的种子产量比较 | 第31-35页 |
·施肥量对种子产量的影响 | 第31-34页 |
·播种量对种子产量的影响 | 第34-35页 |
4 多花黑麦草植株抗倒伏的化学调控技术研究 | 第35-38页 |
·多效唑对多花黑麦草生长的影响 | 第35-36页 |
·多效唑对多花黑麦草种子产量的影响 | 第36-38页 |
第四章 结语 | 第38-43页 |
1 结论与讨论 | 第38-40页 |
·适宜我区推广的多花黑麦草种 | 第38页 |
·播种期与种子生产 | 第38-39页 |
·播种量及氮肥施用量与种子产量 | 第39页 |
·多效唑处理对种子生产的影响 | 第39-40页 |
2 多花黑麦草种子高产栽培技术体系 | 第40-41页 |
·整地 | 第40页 |
·播种 | 第40页 |
·田间管理 | 第40页 |
·追肥 | 第40页 |
·喷施多效唑 | 第40页 |
·收种 | 第40-41页 |
3 研究展望 | 第41-42页 |
·加快品种开发 | 第41页 |
·规范种子生产流程 | 第41页 |
·加大资金投入 | 第41页 |
·产权专利化 | 第41-42页 |
·建立示范推广基地 | 第42页 |
4 创新之处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作者简介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