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气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大孔Fe基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与同时消除碳烟和NO_x性能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引言第9-11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11-27页
    1.1 柴油车尾气排放法规及其污染第11-13页
        1.1.1 柴油排放尾气的危害第11-12页
        1.1.2 日益严格的排放法规第12-13页
    1.2 柴油车尾气中碳烟去除方法和研发催化剂的进展第13-23页
        1.2.1 碳烟去除的主要方法第13-18页
        1.2.2 碳烟去除催化剂的研究第18-23页
        1.2.3 碳烟颗粒净化的其他方法技术第23页
    1.3 尾气中NO_x消除技术第23-25页
        1.3.1 贮存催化还原技术第23-24页
        1.3.2 SCR技术(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第24-25页
    1.4 同时消除技术第25-26页
    1.5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2章 实验部分第27-31页
    2.1 实验内容第27-28页
        2.1.1 PMMA微球乳液的制备第27页
        2.1.2 胶体晶体模板的组装第27页
        2.1.3 催化剂的制备第27-28页
    2.2 催化剂的表征第28-30页
    2.3 催化剂活性评价第30-31页
第3章 Cu-Fe基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第31-42页
    3.1 引言第31页
    3.2 催化剂制备过程第31页
    3.3 催化剂表征结果第31-38页
        3.3.1 XRD表征第31-32页
        3.3.2 BET比表面积分析第32-33页
        3.3.3 SEM第33-34页
        3.3.4 TEM第34-35页
        3.3.5 H_2-TPR第35-37页
        3.3.6 XPS第37-38页
        3.3.7 Raman第38页
    3.4 催化剂活性第38-40页
    3.5 结果分析与讨论第40-41页
    3.6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4章 Fe-Mn基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第42-53页
    4.1 引言第42页
    4.2 催化剂制备过程第42页
    4.3 催化剂的表征第42-49页
        4.3.1 XRD第42-43页
        4.3.2 BET比表面积分析第43-44页
        4.3.3 SEM第44-46页
        4.3.4 TEM第46页
        4.3.5 H_2-TPR第46-47页
        4.3.6 XPS第47-49页
        4.3.7 Raman第49页
    4.4 催化剂活性第49-51页
    4.5 结果分析与讨论第51-52页
    4.6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5章 原位红外机理分析第53-62页
    5.1 引言第53页
    5.2 NH_3吸附的原位红外光谱第53-55页
    5.3 NO+O_2吸附的原位红外光谱第55-57页
    5.4 NH_3预吸附后,NO+O_2的原位红外光谱第57-59页
    5.5 NH_3+NO+O_2共吸附原位红外光谱第59页
    5.6 结果分析与讨论第59-60页
    5.7 本章小结第60-62页
第6章 结论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9页
附录 A 实验主要药品器材第69-71页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气溶胶颗粒浓度和粒径的准确测量
下一篇:乌尔禾污水处理站化学杀菌技术方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