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叶缬草营养器官的解剖观察及离体培养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2页 |
1 缬草属植物研究概况 | 第12-20页 |
·缬草属植物分类和生态学特性研究 | 第12-14页 |
·缬草分类 | 第12-14页 |
·缬草生态学特性 | 第14页 |
·主要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作用 | 第14-17页 |
·主要化学成分 | 第14-16页 |
·药理作用 | 第16-17页 |
·植物提取物行业动态和缬草提取物市场发展趋势 | 第17-19页 |
·国际市场动态 | 第17页 |
·美国市场发展趋势 | 第17-18页 |
·日本市场发展趋势 | 第18页 |
·欧洲市场情况 | 第18页 |
·我国市场情况 | 第18-19页 |
·缬草属植物繁殖生物学研究 | 第19-20页 |
·有性繁殖方式 | 第19页 |
·无性繁殖方式 | 第19页 |
·组织培养 | 第19-20页 |
·缬草属植物形态组织学研究 | 第20页 |
2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0-21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1-22页 |
第二章 宽叶缬草营养器官解剖结构观察 | 第22-3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2-23页 |
·材料 | 第22页 |
·方法 | 第22-23页 |
·生态习性考察 | 第22页 |
·石蜡制片法 | 第22页 |
·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 第22页 |
·显微观察、测量与数据处理 | 第22-23页 |
2 结果分析 | 第23-28页 |
·宽叶缬草的生态习性 | 第23页 |
·叶的解剖结构 | 第23-24页 |
·表皮 | 第23-24页 |
·叶肉 | 第24页 |
·叶脉 | 第24页 |
·叶柄解剖结构 | 第24页 |
·茎的解剖结构 | 第24-28页 |
·地上茎 | 第25页 |
·地下茎 | 第25-26页 |
·茎基与石细胞 | 第26-28页 |
·根 | 第28页 |
3 讨论 | 第28-30页 |
·宽叶缬草生态型的划分 | 第28-29页 |
·宽叶缬草营养器官解剖研究 | 第29页 |
·茎基石细胞观察 | 第29-30页 |
第三章 宽叶缬草药材粉末显微观察 | 第30-3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0页 |
·材料 | 第30页 |
·方法 | 第3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0-31页 |
·粉末显微结构的主要类型 | 第30页 |
·显微鉴定时需要特别重视的粉末显微结构类型 | 第30-31页 |
3 讨论 | 第31-32页 |
第四章 宽叶缬草离体培养的研究 | 第32-3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2-33页 |
·材料 | 第32页 |
·方法 | 第32-33页 |
·外植物的消毒与接种 | 第32页 |
·培养基的配制及培养条件 | 第32-33页 |
·不定芽再生的石蜡切片与显微观察 | 第33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3-36页 |
·不同消毒试剂与时间对外植体的影响 | 第33页 |
·不同生长调节剂配比对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第33-34页 |
·不同生长调节剂浓度组合对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 | 第34-35页 |
·生根培养与移栽 | 第35页 |
·不定芽再生的细胞学观察 | 第35-36页 |
3 讨论 | 第36-37页 |
全文总结 | 第37-39页 |
1 研究结果 | 第37-38页 |
2 本文创新点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5页 |
图版及图版说明 | 第45-56页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作者简历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