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电风扇结构形式的散热性能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符号对照表 | 第13-14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4-1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8-2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24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8-22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2-24页 |
1.3 研究的特点与不足 | 第24-25页 |
1.3.1 研究的特点 | 第24页 |
1.3.2 研究的不足 | 第24-25页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5-26页 |
第二章 压电风扇的振动性能研究 | 第26-50页 |
2.1 压电原理简介 | 第26-34页 |
2.1.1 压电效应 | 第26-27页 |
2.1.2 压电材料 | 第27页 |
2.1.3 压电方程式 | 第27-29页 |
2.1.4 压电风扇的结构 | 第29-30页 |
2.1.5 压电风扇的振动模式 | 第30-31页 |
2.1.6 压电风扇振动理论 | 第31-34页 |
2.2 压电风扇的有限元分析 | 第34-41页 |
2.2.1 ANSYS理论概述 | 第34-35页 |
2.2.2 压电风扇的模态分析 | 第35-39页 |
2.2.3 压电风扇的瞬态分析 | 第39-41页 |
2.3 压电风扇的实验分析 | 第41-43页 |
2.3.1 实验模型概述 | 第41-43页 |
2.3.2 风扇性能的对比分析 | 第43页 |
2.4 风扇构成对振动性能的研究 | 第43-49页 |
2.4.1 压电片对压电风扇性能的影响 | 第43-45页 |
2.4.2 扇叶对压电风扇性能的影响 | 第45-47页 |
2.4.3 黏结剂对风扇性能的影响 | 第47-49页 |
2.5 小结 | 第49-50页 |
第三章 基于压电风扇形状的散热性能研究 | 第50-74页 |
3.1 数值分析的理论概述 | 第50-52页 |
3.1.1 计算流体动力学简介 | 第50-51页 |
3.1.2 FLUENT理论介绍 | 第51-52页 |
3.2 基于FLUENT的散热性能研究 | 第52-66页 |
3.2.1 压电风扇冷却系统的建立 | 第52-53页 |
3.2.2 求解方法及边界条件 | 第53页 |
3.2.3 网格的独立性验证 | 第53-54页 |
3.2.4 压电风扇模型的简化 | 第54-55页 |
3.2.5 矩形压电风扇的散热性能影响 | 第55-58页 |
3.2.6 不同形状的压电风扇的散热性能影响 | 第58-66页 |
3.3 压电风扇形状散热性能的实验研究 | 第66-73页 |
3.3.1 散热系统概述 | 第66-68页 |
3.3.2 实验过程 | 第68-69页 |
3.3.3 实验结果分析 | 第69-71页 |
3.3.4 压电风扇仿真与实验的对比分析 | 第71-72页 |
3.3.5 误差分析 | 第72-73页 |
3.4 小结 | 第73-74页 |
第四章 基于压电风扇阵列的散热性能研究 | 第74-86页 |
4.1 压电风扇阵列方式的介绍 | 第74页 |
4.2 风扇阵列影响因素对散热性能的影响 | 第74-82页 |
4.2.1 风扇阵列与热源的距离对散热性能的影响 | 第74-78页 |
4.2.2 风扇阵列间的距离对散热性能的影响 | 第78-80页 |
4.2.3 风扇阵列的角度对散热性能的影响 | 第80-82页 |
4.3 风扇阵列散热性能的实验分析 | 第82-85页 |
4.3.1 风扇阵列的实验平台简介 | 第82-83页 |
4.3.2 风扇阵列的实验分析 | 第83-84页 |
4.3.3 风扇阵列的对比分析 | 第84-85页 |
4.4 小结 | 第85-86页 |
第五章 基于压电风扇的新型散热结构设计 | 第86-98页 |
5.1 新型散热结构概述 | 第86-87页 |
5.2 新型散热结构的数值模拟 | 第87-94页 |
5.2.1 新型散热模型的概述 | 第87-88页 |
5.2.2 直肋散热模型的数值模拟分析 | 第88-90页 |
5.2.3 针肋散热模型的数值模拟分析 | 第90-94页 |
5.3 新型散热结构的实验分析 | 第94-95页 |
5.3.1 实验模型 | 第94页 |
5.3.2 实验过程 | 第94-95页 |
5.3.3 新型散热结构的对比分析 | 第95页 |
5.4 小结 | 第95-98页 |
第六章 总结展望 | 第98-100页 |
6.1 工作总结 | 第98-99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99-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4页 |
致谢 | 第104-106页 |
作者简介 | 第106-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