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有机化学论文

利用棕榈酸为原料合成番茄红素的工程菌株的构建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4页
引言第8-10页
1.文献综述第10-24页
    1.1 番茄红素第10-13页
        1.1.1 番茄红素的结构第10页
        1.1.2 番茄红素的功能第10-11页
        1.1.3 番茄红素的合成第11页
        1.1.4 番茄红素的生物合成第11页
        1.1.5 番茄红素的生物合成途径(MVA和MEP)第11-13页
    1.2 脂肪酸第13-16页
        1.2.1 脂肪酸的种类第13-14页
        1.2.2 脂肪酸的代谢概述第14-15页
        1.2.3 脂肪酸降解途径的调节第15-16页
    1.3 棕榈酸为作为替代碳源生产番茄红素第16-18页
        1.3.1 棕榈酸与MVA途径的联系第16页
        1.3.2 能量与物质代谢比较第16-17页
        1.3.3 棕榈酸作为理想的替代碳源第17-18页
    1.4 番茄红素的生物合成途径的改造第18-22页
        1.4.1 番茄红素的生物合成途径常用改造方法第18-19页
        1.4.2 基因编辑优化MVA途径的现状第19-20页
        1.4.3 基因整合方法优化代谢途径的局限第20-21页
        1.4.4 新的位点特异性重组方法的建立-NRMI(Nigrirecombinasemediatedintegration)的整合方法第21-22页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2-24页
2.棕榈酸利用模块和番茄红素合成模块的结合第24-34页
    2.1 引言第24-25页
    2.2 实验材料第25-27页
        2.2.1 菌株和质粒第25页
        2.2.2 实验仪器第25-26页
        2.2.3 实验试剂第26页
        2.2.4 主要溶液第26-27页
    2.3 方法第27-30页
        2.3.1 检测棕榈酸消耗的方法第27-29页
        2.3.2 棕榈酸利菌株产番茄红素的工程菌株的构建第29页
        2.3.3 检测棕榈酸利用菌株产番茄红素的能力第29-30页
    2.4 结果第30-32页
        2.4.1 棕榈酸利用菌株利用棕榈酸的能力。第30-32页
        2.4.2 棕榈酸利用菌株产番茄红素的能力第32页
    2.5 讨论第32-33页
    2.6 小结第33-34页
3.新的位点特异性重组方法-NRMI(Nigrirecombinasemediatedintegration)第34-55页
    3.1 引言第34页
    3.2 实验材料第34-36页
        3.2.1 菌株和质粒第34-35页
        3.2.2 实验仪器第35页
        3.2.3 实验试剂第35-36页
        3.2.4 主要溶液第36页
    3.3 方法第36-45页
        3.3.1 质粒的构建第36-40页
        3.3.2 Crispr-Cas9方法构建BW-nox、BW-lox66和BW-rox菌株第40-45页
        3.3.3 BW-PIR菌株的构建第45页
        3.3.4 Nigri的介导下质粒整合的方法第45页
    3.4 结果第45-53页
        3.4.1 Nigri整合方法的验证第45-51页
        3.4.2 消除nox位点实现连续整合第51-52页
        3.4.3 利用NRMI整合方法建立大片段基因连续的策略第52-53页
    3.5 讨论第53-54页
    3.6 小结第54-55页
4.MVA途径的优化第55-68页
    4.1 引言第55页
    4.2 实验材料第55-56页
        4.2.1 菌株和质粒第55-56页
        4.2.2 实验仪器第56页
        4.2.3 实验试剂第56页
        4.2.4 主要溶液第56页
    4.3 方法第56-59页
        4.3.1 菌株的构建第56-57页
        4.3.2 PM模块的整合方法第57-58页
        4.3.3 ESK模块的整合方法第58-59页
    4.4 利用NRMI方法优化MVA途径第59-66页
        4.4.1 MVA途径的优化-PM模块整合至染色体第59-63页
        4.4.2 MVA途径的优化-ESK模块整合至染色体第63-66页
    4.5 讨论第66-67页
    4.6 小结第67-68页
结论第68-69页
展望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8页
附录A pLESKs、pSKPMIc和pLY116质粒图谱第78-79页
附录B NRMI方法中的位点和基因序列第79-81页
附录C pW-Nigri、pW-Cre和pW-Dre三个质粒图谱第81-8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82-83页
致谢第83-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稀土金属催化C-H烷基化及基于C-H活化聚合苯乙烯的理论研究
下一篇:α-亚甲基-δ-戊内酯区域选择性聚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