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引言 | 第10-12页 |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12-25页 | 
| 第一节 DR的病理学机制文献研究 | 第12-20页 | 
| 一、DR的发展进程 | 第12页 | 
| 二、DR的发病机制 | 第12-16页 | 
| 三、DR的病理改变 | 第16-20页 | 
| 第二节 PDR的治疗进展 | 第20-25页 | 
| 一、激光 | 第20页 | 
| 二、玻璃体腔药物注射治疗 | 第20-22页 | 
| 三、玻璃体切除术 | 第22-23页 | 
| 四、中医中药 | 第23-25页 | 
| 第二章 消朦片联合激光、康柏西普治疗PDR的临床研究 | 第25-37页 | 
| 第一节 研究目的 | 第25页 |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第25-30页 | 
| 一、研究对象 | 第25-28页 | 
| 二、研究内容 | 第28-30页 | 
| 第三节 结果 | 第30-34页 | 
| 一、三组患者之间基本资料的比较 | 第30-31页 | 
| 二、最佳矫正视力(BCVA)的比较 | 第31-32页 | 
| 三、新生血管情况 | 第32-33页 | 
| 四、黄斑中心厚度(CMT)的比较 | 第33页 | 
| 五、中医症候疗效的比较 | 第33-34页 | 
| 六、安全性指标 | 第34页 | 
| 第四节 讨论 | 第34-37页 | 
| 第三章 消朦片治疗DR的相关实验研究 | 第37-61页 | 
| 第一节 消朦片对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研究 | 第37-48页 | 
| 一、前言 | 第37页 | 
| 二、材料与方法 | 第37-42页 | 
| 三、结果 | 第42-45页 | 
| 四、讨论 | 第45-48页 | 
| 第二节 消朦片对血管新生、炎症的作用研究 | 第48-61页 | 
| 一、前言 | 第48页 | 
| 二、材料与方法 | 第48-54页 | 
| 三、结果 | 第54-58页 | 
| 四、讨论 | 第58-61页 | 
| 结语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80页 | 
| 附录 | 第80-84页 |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84-85页 | 
| 致谢 | 第85-86页 | 
| 附件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