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世界各国城市市政经济概况论文--中国论文--城市经济管理论文

基于激励相容理论的住房逆向抵押贷款定价模型设计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1 绪论第12-21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4页
        1.1.1 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第12-13页
        1.1.2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第13-14页
        1.1.3 我国住房逆向抵押养老保险发展第14页
    1.2 研究意义第14-15页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5-19页
        1.3.1 国外研究综述第15-17页
        1.3.2 国内研究综述第17-18页
        1.3.3 现有研究评述第18-19页
    1.4 技术路线与创新第19-21页
        1.4.1 本文技术路线第19页
        1.4.2 本文或有创新第19-21页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介绍第21-29页
    2.1 住房逆向抵押贷款第21-22页
        2.1.1 概念及模式第21-22页
        2.1.2 主要参与方第22页
    2.2 住房逆向抵押贷款的风险分析第22-25页
        2.2.1 利率风险第23页
        2.2.2 房屋价格波动风险第23-24页
        2.2.3 死亡率风险第24页
        2.2.4 其他风险第24-25页
    2.3 住房逆向抵押货款的激励兼容机制第25-29页
        2.3.1 激励兼容理论第25-26页
        2.3.2 保险机制第26-27页
        2.3.3 激励兼容作用机理第27-29页
3 我国住房逆向抵押贷款发展及他国经验借鉴第29-35页
    3.1 我国发展住房逆向抵押贷款现状第29-30页
    3.2 我国住房逆向抵押贷款发展缓慢的原因第30-31页
    3.3 国外开办住房逆向抵押贷款的经验借鉴第31-35页
        3.3.1 美国模式第31-32页
        3.3.2 加拿大模式第32-33页
        3.3.3 新加坡模式第33-34页
        3.3.4 总体启示第34-35页
4 住房逆向抵押贷款定价模型设计第35-46页
    4.1 设计思路第35页
    4.2 影响因素分析第35-37页
    4.3 模型建立第37-41页
        4.3.1 模型符号及前提假设第37-38页
        4.3.2 基准模型第38-40页
        4.3.3 激励相容的边界条件分析第40-41页
    4.4 参数模型的选择第41-45页
        4.4.1 利率模型第41-42页
        4.4.2 房屋价格波动模型第42-44页
        4.4.3 死亡率模型第44-45页
    4.5 本章小结第45-46页
5 住房逆向抵押贷款定价数值模拟第46-58页
    5.1 参数确定第46-51页
        5.1.1 变动参数的确定第46-50页
        5.1.2 固定参数的确定第50-51页
    5.2 蒙特卡洛模拟分析第51-57页
        5.2.1 激励相容边界的结果分析第51-52页
        5.2.2 激励相容定价的结果分析第52-53页
        5.2.3 敏感度分析第53-57页
    5.3 本章小结第57-58页
6 住房逆向抵押贷款定价机制实施的相关建议第58-63页
    6.1 加快定价机制进程第58-59页
    6.2 建立反向抵押贷款产品定价体系第59-60页
    6.3 提高产品定价的创新性第60-61页
        6.3.1 产品差异化设计第60页
        6.3.2 创新资产证券化模式第60-61页
    6.4 加强产品定价中的风险监督管理第61-63页
        6.4.1 完善个人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第61页
        6.4.2 建立有效风险转移机制第61页
        6.4.3 注重风险识别与评估环节第61-63页
7 结论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上市公司对外投资内部控制评价及优化研究
下一篇:平安银行X支行贷前管理体系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