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山区典型县域土地承载力评价及可持续利用优化研究--以重庆市彭水县为例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1.1 践行国家政策制度的需要 | 第10页 |
1.1.2 山区土地承载力研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第10-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1.3.1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6页 |
1.3.2 研究问题与不足 | 第16-17页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7-20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4.3 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18-20页 |
第2章 土地承载力评价基础研究 | 第20-24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20-21页 |
2.1.1 武陵山区 | 第20页 |
2.1.2 土地承载力 | 第20-21页 |
2.1.3 土地利用功能分区 | 第21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1-24页 |
2.2.1 土地稀缺性理论 | 第21-22页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2页 |
2.2.3 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 | 第22-23页 |
2.2.4 反规划理论 | 第23-24页 |
第3章 研究区概况 | 第24-34页 |
3.1 研究区选取与概况 | 第24-29页 |
3.1.1 地理位置和行政区位 | 第24-25页 |
3.1.2 自然地理概况 | 第25-27页 |
3.1.3 社会经济发展 | 第27-29页 |
3.2 土地利用概况 | 第29-34页 |
3.2.1 土地利用现状 | 第29-31页 |
3.2.2 土地利用存在问题 | 第31-34页 |
第4章 武陵山区土地承载力评价体系构建 | 第34-42页 |
4.1 土地约束系统承载力评价体系构建 | 第34-39页 |
4.1.1 约束因子选取与指标体系构建 | 第34-35页 |
4.1.2 评价指标因子解释与定量分级 | 第35-37页 |
4.1.3 评价方法 | 第37-39页 |
4.2 土地保障系统承载力评价体系构建 | 第39-42页 |
4.2.1 评价方法与评价单元 | 第39-40页 |
4.2.2 土地人口承载力评价 | 第40-42页 |
第5章 土地承载力评价实证分析 | 第42-62页 |
5.1 彭水县土地承载力评价 | 第42-51页 |
5.1.1 彭水县土地约束系统承载力评价 | 第42-49页 |
5.1.2 彭水县土地保障系统承载力评价 | 第49-51页 |
5.2 土地承载力影响因素分析 | 第51-55页 |
5.2.1 土地不适宜建设开发自然因素分析 | 第51-54页 |
5.2.2 人为因素分析 | 第54页 |
5.2.3 政策因素分析 | 第54-55页 |
5.3 彭水县土地可持续利用优化研究 | 第55-62页 |
5.3.1 土地利用功能分区划定 | 第55-56页 |
5.3.2 土地可持续利用空间优化 | 第56-58页 |
5.3.3 土地可持续利用结构优化 | 第58-62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2-66页 |
6.1 研究结论与讨论 | 第62-64页 |
6.2 研究特色 | 第64-65页 |
6.3 研究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