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医疗行业上市公司市值管理问题研究--以爱尔眼科为例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研究框架及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2.1 研究框架 | 第13-14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4-18页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5-16页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6-18页 |
1.3.3 文献述评 | 第18页 |
1.4 创新之处 | 第18-19页 |
2 市值管理的相关理论概述 | 第19-27页 |
2.1 市值管理相关概念界定 | 第19-21页 |
2.1.1 市值管理 | 第19-20页 |
2.1.2 价值管理 | 第20页 |
2.1.3 市值管理与价值管理 | 第20-21页 |
2.2 市值管理相关理论 | 第21-23页 |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1页 |
2.2.2 有效市场假说理论 | 第21-22页 |
2.2.3 社会责任投资理论 | 第22-23页 |
2.3 市值管理的主要内容 | 第23-25页 |
2.3.1 市值管理的过程 | 第23页 |
2.3.2 市值管理的基本手段 | 第23-25页 |
2.3.3 市值管理的原则 | 第25页 |
2.4 市值管理评价指标模型 | 第25-27页 |
3 医疗行业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现状分析 | 第27-33页 |
3.1 医疗行业发展现状 | 第27-28页 |
3.2 医疗行业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动机 | 第28-29页 |
3.3 医疗行业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情况 | 第29-30页 |
3.4 医疗行业上市公司市值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第30-33页 |
3.4.1 人为操纵股价 | 第30-31页 |
3.4.2 市值管理非系统性 | 第31页 |
3.4.3 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 | 第31页 |
3.4.4 股权激励方案不合理 | 第31-33页 |
4 爱尔眼科市值管理案例介绍 | 第33-41页 |
4.1 爱尔眼科情况介绍 | 第33-36页 |
4.1.1 基本情况介绍 | 第33页 |
4.1.2 公司财务分析 | 第33-34页 |
4.1.3 公司治理分析 | 第34-36页 |
4.2 爱尔眼科市值变动过程 | 第36-40页 |
4.2.1 发行上市 | 第36页 |
4.2.2 分红与扩股 | 第36-38页 |
4.2.3 股权激励 | 第38页 |
4.2.4 并购 | 第38-40页 |
4.2.5 控股股东增减持 | 第40页 |
4.3 爱尔眼科市值管理效果 | 第40-41页 |
5 爱尔眼科市值管理案例分析 | 第41-59页 |
5.1 爱尔眼科市值管理驱动因素分析 | 第41-50页 |
5.1.1 价值创造驱动因素分析 | 第41-45页 |
5.1.2 价值经营驱动因素分析 | 第45-47页 |
5.1.3 价值实现驱动因素分析 | 第47-50页 |
5.2 爱尔眼科市值管理分析评价 | 第50-57页 |
5.2.1 爱尔眼科市值管理评价指标模型 | 第50-54页 |
5.2.2 价值创造评价 | 第54-55页 |
5.2.3 价值实现评价 | 第55-56页 |
5.2.4 市场溢价评价 | 第56-57页 |
5.3 总结 | 第57-59页 |
6 爱尔眼科市值管理的启示和建议 | 第59-65页 |
6.1 爱尔眼科市值管理的启示 | 第59-61页 |
6.1.1 加速主营业务发展 | 第59-60页 |
6.1.2 不断优化产业布局 | 第60页 |
6.1.3 制定合理的股权激励制度 | 第60-61页 |
6.1.4 积极维护投资者关系 | 第61页 |
6.1.5 系统性的进行市值管理 | 第61页 |
6.2 市值管理建议 | 第61-65页 |
6.2.1 重视企业主营业务发展 | 第61-62页 |
6.2.2 优化产业布局 | 第62页 |
6.2.3 完善股权激励制度 | 第62页 |
6.2.4 重视投资者关系 | 第62页 |
6.2.5 建立系统化的市值管理体系 | 第62-65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7.1 结论 | 第65页 |
7.2 不足与展望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