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金融法论文--证券管理法令论文

智能投顾业务的类型化风险剖析及法律优化路径

摘要第2-7页
abstract第7-9页
导言第12-16页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2页
    二、问题的提出第12-13页
    三、文献综述第13-16页
第一章 智能投顾的概述第16-24页
    一、智能投顾的概念第16页
    二、智能投顾应用的优势第16-19页
        (一)更好地识别营运风险和保护消费者权益第16-17页
        (二)减少金融消费者与理财公司之间的冲突第17-18页
        (三)减少因信息不对称引发的纠纷第18-19页
    三、智能投顾的发展概况第19-24页
        (一)智能投顾的国际发展概况第19-20页
        (二)智能投顾的国内发展概况第20-24页
第二章 我国智能投顾的法律关系分析第24-31页
    一、客户与营运者间的法律关系第24-26页
    二、平台与营运者间的法律关系第26-27页
    三、投资者与营运者间的法律关系第27-29页
    四、监管者与营运者间的证券监管关系第29-30页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三章 智能投顾的类型化风险分析第31-42页
    一、智能投顾业务边界模糊性第31-33页
    二、“全权委托账户”服务与现行资产管理相关规定的矛盾第33-34页
    三、智能投顾的适当性义务缺乏法律上的衡量标准和依据第34-35页
    四、智能投顾的复杂性易造成营运者违反信义义务第35-36页
    五、电子格式合同易导致营运者与投资者间权利义务不平等第36-37页
    六、智能投顾的一般风险分析第37-41页
        (一)互联网络技术风险第38页
        (二)金融市场投资风险第38-39页
        (三)金融市场信用风险第39-40页
        (四)智能投顾操作风险第40-41页
        (五)智能投顾信息风险第41页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四章 智能投顾风险的法律优化路径第42-48页
    一、综合运用私法规则与证券法律法规进行业务规范第42-43页
    二、对智能投顾平台提出更高义务要求第43-44页
    三、建立健全智能投顾争议纠纷解决机制第44-46页
    四、完善智能投顾配套的监管法律法规第46-48页
结语第48-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54-55页
后记第55-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债转股股权退出机制法律问题研究
下一篇:上市公司章程反收购条款的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