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A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的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 第13-14页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秦安县蜜桃产业发展现状 | 第16-25页 |
2.1 秦安县蜜桃产业发展历史 | 第16页 |
2.2 秦安县蜜桃产业发展情况 | 第16-25页 |
2.2.1 秦安蜜桃种植情况 | 第16-17页 |
2.2.2 科技支撑情况 | 第17-20页 |
2.2.3 政策支持 | 第20-22页 |
2.2.4 蜜桃新的销售方式 | 第22-23页 |
2.2.5 产业功能挖掘与拓展 | 第23-25页 |
第三章 秦安县蜜桃产业SWOT分析 | 第25-34页 |
3.1 内部的优势(Strengths,简称S) | 第25-29页 |
3.1.1 独特的地理优势 | 第25-26页 |
3.1.2 蜜桃品质优势 | 第26页 |
3.1.3 历史悠久,品牌突出 | 第26-27页 |
3.1.4 质量安全优势 | 第27-28页 |
3.1.5 市场优势 | 第28-29页 |
3.2 内部的劣势(Weaknesses,简称W) | 第29-32页 |
3.2.1 桃农的科技意识不强 | 第29-30页 |
3.2.2 生产成本高 | 第30-31页 |
3.2.3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 第31页 |
3.2.4 商品化处理低、产业链较短 | 第31页 |
3.2.5 销售的组织化程度不高 | 第31-32页 |
3.3 机遇(Opportunities,简称O) | 第32页 |
3.3.1 地方政府重视 | 第32页 |
3.3.2 休闲观光桃园受青睐 | 第32页 |
3.3.3 旅游业快速发展 | 第32页 |
3.4 威胁(Threats,简称T) | 第32-34页 |
3.4.1 市场竞争加剧 | 第32-33页 |
3.4.2 蜜桃质量和储藏标准有待提高 | 第33页 |
3.4.3 面对桃产品出口的问题 | 第33-34页 |
第四章 秦安县蜜桃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分析 | 第34-42页 |
4.1 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发展桃的产业化经营 | 第34-35页 |
4.1.1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 第34页 |
4.1.2 加强科研投入,同时强化果农科学种植意识 | 第34页 |
4.1.3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 第34-35页 |
4.2 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市场竞争力 | 第35页 |
4.3 加强防灾减灾设施建设,降低生产风险 | 第35-36页 |
4.4 建设蜜桃质量监控体系 | 第36-37页 |
4.5 实施品牌战略,提高品牌效益 | 第37-38页 |
4.6 强化蜜桃产后处理、加工,延伸产业链条 | 第38页 |
4.7 拓宽蜜桃的销售渠道 | 第38-42页 |
4.7.1 建立大型的果品交易市场 | 第39页 |
4.7.2 应加大合作社的引导建设,鼓励、宣传果农加入合作社 | 第39页 |
4.7.3 借助电商加大网络销售力度 | 第39-40页 |
4.7.4 向大型超市、商场推销秦安蜜桃 | 第40页 |
4.7.5 借助桃花会、展销会进行销售 | 第40-41页 |
4.7.6 通过旅游观光进行销售 | 第41-42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2-44页 |
5.1 结论 | 第42-43页 |
5.2 展望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导师简介 | 第48-49页 |
个人简介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