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14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页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二)实际意义 | 第11页 |
三、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11-13页 |
(一)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1-12页 |
(二)研究框架 | 第12-13页 |
四、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13-14页 |
(一)创新之处 | 第13页 |
(二)研究的不足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14-24页 |
一、理论基础 | 第14-18页 |
(一)人口红利理论 | 第14-15页 |
(二)人口转变理论 | 第15页 |
(三)经济增长理论 | 第15-16页 |
(四)人口红利的界定 | 第16-17页 |
(五)人口红利的获取条件 | 第17-18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8-24页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第18-19页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第19-22页 |
(三)文献评述 | 第22-24页 |
第三章 河南省人口红利现状 | 第24-32页 |
一、河南省人口发展过程 | 第24-25页 |
二、河南省人口结构变化 | 第25-28页 |
三、当前河南省人口红利研究 | 第28-32页 |
第四章 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分析 | 第32-48页 |
一、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 第32-34页 |
(一)人口红利代表着更多的劳动力供给 | 第32页 |
(二)人口红利使得储蓄率增加 | 第32-33页 |
(三)人口红利提高消费水平 | 第33页 |
(四)人口红利促进劳动力有效配置 | 第33页 |
(五)其他影响 | 第33-34页 |
二、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模型选择 | 第34页 |
三、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 第34-39页 |
(一)单位根检验 | 第35-36页 |
(二)协整检验 | 第36-38页 |
(三)误差修正——VECM | 第38-39页 |
四、人口红利对河南省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对比研究 | 第39-44页 |
(一)河南省与全国的对比分析 | 第39-41页 |
(二)全国各省市与河南省对比分析 | 第41-42页 |
(三)河南省各地市对比分析 | 第42-44页 |
五、河南省和全国各省市的受教育程度人口结构及人均教育投入的对比分析 | 第44-48页 |
第五章 结论及建议 | 第48-54页 |
一、加强劳动力市场管理,完善劳动力市场调节机制 | 第48-49页 |
二、加大教育投入,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及职业技术培训 | 第49-50页 |
三、推动大龄甚至老年劳动力的灵活就业 | 第50-51页 |
四、加快经济转型,改善就业环境 | 第51-52页 |
五、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 | 第52页 |
六、构建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