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文献综述 | 第9-18页 |
1 聚合草 | 第9-12页 |
1.1 聚合草的营养价值 | 第9-10页 |
1.2 聚合草的药用价值 | 第10页 |
1.3 聚合草的其他价值 | 第10-11页 |
1.4 国内聚合草的利用现状 | 第11页 |
1.5 国内外有关聚合草的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2 生物活性肽 | 第12-14页 |
2.1 免疫活性肽 | 第12-13页 |
2.2 抑菌肽 | 第13页 |
2.3 其他活性肽 | 第13-14页 |
3 酶解法 | 第14-15页 |
3.1 酶解底物 | 第14页 |
3.2 蛋白酶 | 第14-15页 |
3.3 酶解工艺 | 第15页 |
4 生物活性肽的产业现状及问题 | 第15-16页 |
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6-18页 |
实验一 聚合草的营养物质和蛋白氨基酸组成的测定 | 第18-2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8-20页 |
1.1 原料及预处理 | 第18页 |
1.2 主要试剂 | 第18页 |
1.3 主要仪器 | 第18-19页 |
1.4 方法 | 第19-20页 |
1.4.1 聚合草干叶中主要营养物质的测定 | 第19页 |
1.4.2 聚合草粗蛋白氨基酸组分分析 | 第19-20页 |
1.4.3 数据 | 第2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0-22页 |
2.1 聚合草干叶主要营养物质的含量 | 第20-21页 |
2.2 聚合草粗蛋白氨基酸组分分析 | 第21-22页 |
2.2.1 聚合草粗蛋白氨基酸组成及含量 | 第21页 |
2.2.2 聚合草粗蛋白氨基酸评价 | 第21-22页 |
3 讨论 | 第22-23页 |
3.1 聚合草的主要营养成分 | 第22页 |
3.2 聚合草叶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及意义 | 第22-23页 |
4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实验二 聚合草多肽的提取工艺研究 | 第24-3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4-27页 |
1.1 原料 | 第24页 |
1.2 主要试剂 | 第24页 |
1.3 主要仪器 | 第24页 |
1.4 方法 | 第24-27页 |
1.4.1 酶活力测定 | 第24-25页 |
1.4.2 聚合草多肽的制备工艺流程 | 第25页 |
1.4.3 纤维素酶酶解工艺参数的筛选 | 第25页 |
1.4.4 碱性蛋白酶酶解工艺的优化 | 第25-26页 |
1.4.5 聚合草多肽沉淀工艺的优化 | 第26页 |
1.4.6 Bradford法测定酶解液中蛋白含量 | 第26页 |
1.4.7 福林酚法测定酶解液中的多肽含量 | 第26页 |
1.4.8 SDS-PAGE电泳试验 | 第26-27页 |
1.4.9 数据统计 | 第2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7-36页 |
2.1 标准曲线 | 第27-28页 |
2.2 纤维素酶和蛋白酶的实际酶活 | 第28页 |
2.3 纤维素酶酶解的单因素试验结果 | 第28-29页 |
2.4 酶筛选实验结果 | 第29-30页 |
2.5 碱性蛋白酶酶解的单因素试验结果 | 第30-31页 |
2.6 响应面法优化结果 | 第31-34页 |
2.7 最优工艺参数的确定 | 第34页 |
2.8 聚合草多肽沉淀条件的确定 | 第34-35页 |
2.9 SDS-PAGE蛋白电泳图 | 第35-36页 |
3 讨论 | 第36页 |
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实验三 聚合草多肽的免疫活性研究 | 第37-4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7-38页 |
1.1 主要试剂及配制方法 | 第37页 |
1.2 主要仪器 | 第37页 |
1.3 方法 | 第37-38页 |
1.3.1 聚合草多肽的制备 | 第37页 |
1.3.2 ConA诱导脾淋巴细胞增殖体系的建立 | 第37-38页 |
1.3.3 LPS促进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体系的建立 | 第38页 |
1.3.4 聚合草多肽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 第38页 |
1.3.5 聚合草多肽剂量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 第38页 |
1.3.6 聚合草多肽对小鼠腹腔吞噬细胞吞噬能力的影响 | 第38页 |
1.3.7 聚合草多肽剂量对小鼠腹腔吞噬细胞吞噬能力的影响 | 第38页 |
1.3.8 数据统计 | 第3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8-42页 |
2.1 ConA诱导脾细胞增殖体系的建立 | 第38-39页 |
2.2 LPS促进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体系的建立 | 第39-40页 |
2.3 聚合草多肽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 第40页 |
2.4 聚合草多肽剂量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 第40-41页 |
2.5 聚合草多肽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 | 第41-42页 |
2.6 聚合草多肽剂量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 | 第42页 |
3 讨论 | 第42-43页 |
4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实验四 聚合草多肽的初步分离及其免疫活性的研究 | 第44-49页 |
1 材料与仪器 | 第44-45页 |
1.1 原料预处理 | 第44页 |
1.2 主要试剂及配制方法 | 第44页 |
1.3 主要仪器 | 第44页 |
1.4 方法 | 第44-45页 |
1.4.1 聚合草多肽的超滤 | 第44页 |
1.4.2 聚合草多肽超滤组分中多肽含量的测定 | 第44页 |
1.4.3 SDS-PAGE电泳试验 | 第44-45页 |
1.4.4 聚合草多肽超滤组分的免疫活性研究 | 第45页 |
1.4.5 数据统计 | 第4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5-47页 |
2.1 聚合草多肽超滤组分的多肽含量 | 第45页 |
2.2 SDS-PAGE电泳图 | 第45-46页 |
2.3 聚合草多肽超滤组分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 第46页 |
2.4 聚合草多肽超滤组分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的影响 | 第46-47页 |
3 讨论 | 第47-48页 |
4 小结 | 第48-49页 |
全文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Abstract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