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丘陵山区煤炭开采对生态系统健康的影响--以晋城市长河流域为例
摘要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8-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目的和选题意义 | 第9页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9-10页 |
1.4 格网GIS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5 “3S”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中的应用 | 第11页 |
1.6 研究概要及技术路线 | 第11-13页 |
2 研究区概况和指标体系构建 | 第13-18页 |
2.1 研究区概况 | 第13-15页 |
2.1.1 地理条件 | 第13页 |
2.1.2 自然条件 | 第13-15页 |
2.1.3 社会经济情况 | 第15页 |
2.2 数据来源 | 第15页 |
2.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15-18页 |
2.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第15-16页 |
2.3.2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第16-18页 |
3 遥感基础数据预处理及格网化表达 | 第18-27页 |
3.1 遥感影像预处理 | 第18-19页 |
3.1.1 辐射校正 | 第18页 |
3.1.2 大气校正 | 第18页 |
3.1.3 图像增强处理 | 第18-19页 |
3.1.4 图像裁剪 | 第19页 |
3.2 流域划分 | 第19页 |
3.3 基础数据处理 | 第19-20页 |
3.3.1 克里金插值 | 第19-20页 |
3.3.2 NDVI | 第20页 |
3.4 评价单元的确定 | 第20-21页 |
3.5 数据格网化 | 第21-27页 |
3.5.1 调查问卷和统计年鉴数据 | 第21-22页 |
3.5.2 矢量数据 | 第22-23页 |
3.5.3 栅格数据 | 第23-27页 |
4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 | 第27-36页 |
4.1 综合指标评价法 | 第27页 |
4.2 指标标准化 | 第27-28页 |
4.3 指标权重 | 第28-32页 |
4.3.1 熵值法 | 第28-29页 |
4.3.2 层次分析法 | 第29-31页 |
4.3.3 确定权重 | 第31-32页 |
4.4 评价结果等级的划分 | 第32-33页 |
4.5 空间自相关分析 | 第33-36页 |
5 结果与分析 | 第36-45页 |
5.1 各准则层评价结果及分析 | 第36-39页 |
5.1.1 自然地理条件结果与分析 | 第36-37页 |
5.1.2 水资源状况结果与分析 | 第37页 |
5.1.3 受煤炭开采影响程度结果与分析 | 第37-38页 |
5.1.4 社会生态环境结果与分析 | 第38-39页 |
5.2 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综合评价 | 第39-43页 |
5.3 生态系统健康的空间分布差异 | 第43-45页 |
6 结论与讨论 | 第45-47页 |
6.1 结论 | 第45页 |
6.2 讨论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Abstract | 第5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项目和发表的论文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