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特种结构材料论文

低维纳米材料在清洁能源转换过程中的应用的理论研究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0页
    1.1 燃料电池及氧还原反应催化剂第10-13页
        1.1.1 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第10页
        1.1.2 氧还原反应机理研究第10-12页
        1.1.3 氧还原反应催化剂的研究概述第12-13页
    1.2 光伏器件及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异质结第13-17页
        1.2.1 太阳能光伏器件第13-15页
        1.2.2 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第15-16页
        1.2.3 范德华异质结第16-17页
    1.3 大气污染及气体传感器第17-18页
    1.4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工作第18-20页
第二章 材料计算模拟原理及方法第20-27页
    2.1 密度泛函理论第20-22页
        2.1.1 Tomas-Fermi模型第20页
        2.1.2 Hohenberg-Kohn定理第20-21页
        2.1.3 Kohn-Sham方程第21页
        2.1.4 交换-关联能泛函第21-22页
    2.2 含时密度泛函理论第22-23页
    2.3 线性响应理论第23-24页
    2.4 含时Kohn-Sham理论与非绝热耦合第24页
    2.5 Material Studio中量子力学模拟程序第24-25页
    2.6 VASP计算软件包的简介第25-27页
第三章 硼掺杂石墨烯纳米带作为氧还原反应催化剂的理论计算研究第27-42页
    3.1 引言第27-28页
    3.2 计算方法第28-30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0-39页
        3.3.1 反应中间体在BGNR上的吸附第30-33页
        3.3.2 BGNR表面ORR路径第33-39页
    3.4 几种硼掺杂石墨烯类材料之间的综合比较第39-41页
    3.5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四章 MoS_2/WS_2异质结在不同的K空间的超快电荷转移过程研究第42-52页
    4.1 引言第42-43页
    4.2 计算方法第43-44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44-51页
        4.3.1 MoS_2/WS_2异质结的构型和电子结构第44-48页
        4.3.2 电荷分离过程中的电子-声子相互作用第48-49页
        4.3.3 MoS_2/WS_2异质结界面电荷分离动力学研究第49-51页
    4.4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五章 新颖SiC_5硅化石墨烯作为空气污染物的气体传感器的理论研究第52-67页
    5.1 引言第52-53页
    5.2 计算方法第53-54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54-66页
        5.3.1 g-SiC_5结构及其稳定性和电子性质第54-56页
        5.3.2 气体分子在g-SiC_5上的吸附及传感第56-64页
        5.3.3 不同硅化石墨烯的比较第64-66页
    5.4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六章 总结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83页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著、论文第83-84页
致谢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金纳米材料的液相合成及催化应用
下一篇:具有表面等离激元性质的贵金属纳米粒子的多元化可控组装与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