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8-15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8页 |
二、研究目的 | 第8-9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9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9-13页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3-15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3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的概述及理论基础 | 第15-23页 |
第一节 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的内涵 | 第15-19页 |
一、大型群众性活动的界定 | 第15-16页 |
二、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风险发生的机理 | 第16-18页 |
三、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问题提出的必要性 | 第18-19页 |
第二节 城市公共安全的定义 | 第19-20页 |
一、城市公共安全的概念 | 第19页 |
二、城市公共安全的特点 | 第19-20页 |
三、影响城市公共安全的因素 | 第20页 |
第三节 墨菲定律理论和事故链理论 | 第20-23页 |
一、墨菲定律和事故链理论的起源 | 第21页 |
二、墨菲定律和事故链理论的内容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城市大型群众性活动公共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根源分析 | 第23-33页 |
第一节 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现状 | 第23-24页 |
第二节 基于墨菲定律和事故链理论分析案例 | 第24-28页 |
一、上海外滩踩踏事件案例描述 | 第24-25页 |
二、上海外滩踩踏事件案例分析 | 第25-28页 |
第三节 从外滩踩踏事件检视政府公共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8-30页 |
一、活动变更信息宣传严重不到位 | 第28页 |
二、活动变更风险未作评估,预防准备严重缺失 | 第28-29页 |
三、监测人员流量情况变化未及时研判和预警 | 第29页 |
四、安保力量不足 | 第29-30页 |
第四节 从外滩踩踏事件剖析政府公共安全管理问题存在的根源 | 第30-33页 |
一、公共安全“信息不对称”传播,缺乏有效信息互通机制 | 第30页 |
二、缺乏科学的风险评估体系 | 第30-31页 |
三、缺乏事故应急预案 | 第31页 |
四、无交通管制措施 | 第31页 |
五、责任归属不明晰,执法不明确 | 第31-32页 |
六、缺乏反思性的制度设计 | 第32-33页 |
第三章 发达国家大型活动的公共安全管理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33-40页 |
第一节 发达国家大型活动公共安全管理经验 | 第33-37页 |
一、体系全面,运作成熟 | 第33-34页 |
二、防范风险,分而治之 | 第34-35页 |
三、强化管控,确保安全 | 第35-36页 |
四、官民参与,提高意识 | 第36-37页 |
第二节 发达国家大型活动公共安全管理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第37-40页 |
一、建立全面成熟的运作体系 | 第37-38页 |
二、防范风险,加强应急制度管理建设 | 第38页 |
三、强化现场安全风险管控,实现全面管理 | 第38-39页 |
四、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增强公众的自救互救能力 | 第39-40页 |
第四章 城市大型群众性活动的公共安全管理对策建议 | 第40-47页 |
第一节 切实提高公共安全管理风险防范意识 | 第40-41页 |
第二节 全面加强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管理制度建设 | 第41-42页 |
一、建立风险评估制度 | 第41页 |
二、建立风险追踪机制 | 第41-42页 |
三、建立风险沟通制度 | 第42页 |
第三节 切实加强监测预警,进一步提升突发事件防范能力 | 第42-43页 |
一、健全和完善预警管理机制 | 第42页 |
二、创新监测预警办法,推进大数据应用 | 第42页 |
三、制定以监测、控制、追责为重点的工作方案 | 第42-43页 |
第四节 切实强化对大人流场所和活动的安全管理 | 第43-44页 |
一、加强与公众联系,保持信息渠道畅通 | 第43页 |
二、严格依法审批,加强安全管理 | 第43-44页 |
第五节 切实加强应急联动,进一步强化应急处置能力 | 第44-45页 |
一、加强沟通协调,密切协作配合 | 第44页 |
二、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联动体系 | 第44-45页 |
第六节 切实落实安全责任制,大力增强公共安全意识 | 第45-47页 |
一、建立和健全公共安全管理责任监督体系 | 第45页 |
二、建立和健全公共安全管理责任追究体系 | 第45-46页 |
三、建立和健全城市公共安全法制 | 第46-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致谢信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