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旅游经济论文--中国旅游事业论文--地方旅游事业论文

基于游客感知视角的旅游目的地安全形象评价与重塑--以丽江古城为例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22页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0-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研究综述第12-19页
        1.2.1 基于游客感知角度的相关研究第12-16页
        1.2.2 旅游地形象塑造与营销的相关研究第16-19页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第19-21页
        1.3.1 研究方法第19-20页
        1.3.2 研究思路第20-21页
    1.4 研究创新之处第21-22页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分析第22-31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22-25页
        2.1.1 游客第22-23页
        2.1.2 游客感知第23-24页
        2.1.3 旅游安全第24页
        2.1.4 旅游目的地安全形象第24-25页
    2.2 相关理论分析第25-31页
        2.2.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第25-26页
        2.2.2 旅游六要素理论第26页
        2.2.3 事故致因连锁理论第26-27页
        2.2.4 社会表征理论第27页
        2.2.5 旅游形象感知相关理论第27-29页
        2.2.6 旅游地形象塑造相关理论第29-31页
第3章 丽江古城安全形象的游客感知调研第31-43页
    3.1 研究区域概况第31-32页
    3.2 建立旅游目的地安全形象的游客感知评价体系第32-37页
        3.2.1 影响游客感知旅游目的地安全形象的因素分析第32-35页
        3.2.2 旅游目的地安全形象游客感知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第35-37页
    3.3 丽江古城旅游安全形象的游客感知调研第37-38页
        3.3.1 调研目的第37页
        3.3.2 指标及问卷设计第37页
        3.3.3 问卷调研过程第37-38页
    3.4 问卷调查的信度检验第38-39页
    3.5 问卷调查的效度检验第39-43页
第4章 基于调查结果的丽江古城安全形象分析第43-53页
    4.1 问卷样本特征分布第43-45页
        4.1.1 社会属性第43-44页
        4.1.2 旅游相关信息第44-45页
    4.2 丽江古城旅游目的地安全形象分析第45-53页
        4.2.1 丽江古城旅游目的地安全形象的研究项均值与分析第45-49页
        4.2.2 丽江古城的旅游目的地安全形象评价值分析第49-53页
第5章 丽江古城旅游目的地安全形象重塑第53-63页
    5.1 旅游目的地安全形象重塑的积极作用第53-56页
        5.1.1 对于旅游目的地发展的积极作用第53-54页
        5.1.2 对于旅游相关企业发展的积极作用第54-55页
        5.1.3 对于游客旅游体验的积极作用第55-56页
    5.2 重塑安全形象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基本解决思路第56-57页
    5.3 重塑安全形象过程中存在主要问题的具体对策与建议第57-63页
        5.3.1 针对员工服务操作安全性的具体对策第58-60页
        5.3.2 针对旅游场所及其周边治安状况的具体对策第60-63页
第6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第63-66页
    6.1 研究结论第63-64页
    6.2 研究不足与未来研究展望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70页
附录第70-7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第73-74页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崇明岛休闲体育与旅游融合发展研究
下一篇:基于扎根理论的昆明大观公园游客旅游体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