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电视情景喜剧的审美特质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一、绪论 | 第9-13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1-13页 |
二、电视情景喜剧的历史发展演进 | 第13-22页 |
(一)电视情景喜剧的相关概念 | 第13-14页 |
(二)漂洋过海的电视情景喜剧 | 第14-17页 |
(三)中国电视情景喜剧的发展脉络 | 第17-22页 |
1.播种萌芽期(1980年——1992年) | 第17-18页 |
2.诞生初探期(1993年——1994年) | 第18-19页 |
3.枝丫伸展期(1995年——2000年) | 第19-20页 |
4.花繁叶茂期(2001年——2008年) | 第20-21页 |
5.基因转型期(2009年至今) | 第21-22页 |
三、中国大陆电视情景喜剧的创作审美特质 | 第22-37页 |
(一)叙事创作的审美特质 | 第22-31页 |
1.叙事主题:从“小我”到“大我” | 第23-24页 |
2.人物塑造:从“党中央”到“无领导” | 第24-25页 |
3.叙事时间的延长化 | 第25-28页 |
4.空间表现的个性化 | 第28-31页 |
(二)风格创作的审美特质 | 第31-37页 |
1.电视情景喜剧的叙事风格 | 第31-32页 |
2.从技术主义到表现主义 | 第32-37页 |
四、中国大陆电视情景喜剧的接受审美特质 | 第37-47页 |
(一)接受环境的审美研讨 | 第37-41页 |
1.后现代主义语境下的“文化自觉” | 第38-39页 |
2.大众娱乐时代下的“娱乐至上” | 第39-41页 |
(二)接受主体的审美探究 | 第41-47页 |
1.期待视野:从狭窄趋向广阔 | 第41-42页 |
2.“读者”身份:从“隐含”趋向“现实” | 第42-44页 |
3.接受心理:从情感归属趋向自我实现 | 第44-47页 |
五、中国大陆电视情景喜剧世界观的审美意蕴 | 第47-53页 |
(一)客观世界的审美表现 | 第47-49页 |
(二)主观世界的审美表现 | 第49-50页 |
(三)主客观世界的审美统一 | 第50-53页 |
结语 | 第53-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