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18页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0-16页 |
1.2.1 微咸水灌溉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0页 |
1.2.2 微咸水灌溉对土壤水盐运移研究进展 | 第10-12页 |
1.2.3 活化微咸水灌溉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1.2.4 PAM在盐碱地改良方面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1.2.5 作物生长模型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2 试验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第18-24页 |
2.1 研究区概况 | 第18页 |
2.2 入渗试验设计 | 第18-20页 |
2.2.1 试验装置 | 第18-19页 |
2.2.2 入渗试验方案 | 第19页 |
2.2.3 试验过程及观测项目 | 第19-20页 |
2.3 田间试验设计 | 第20-24页 |
2.3.1 试验方案 | 第20-21页 |
2.3.2 试验观测项目与方法 | 第21-24页 |
3 去电子微咸水对土壤入渗特性的影响 | 第24-35页 |
3.1 入渗模型 | 第24页 |
3.2 去电子微咸水对土壤入渗特性影响 | 第24-27页 |
3.2.1 去电子微咸水对土壤入渗率及累积入渗量的影响 | 第24-25页 |
3.2.2 去电子微咸水对湿润锋运移的影响 | 第25-26页 |
3.2.3 去电子微咸水对土壤入渗参数的影响 | 第26页 |
3.2.4 去电子微咸水对土壤含水率及含盐量分布的影响 | 第26-27页 |
3.3 去电子微咸水对施加PAM土壤入渗特性影响 | 第27-33页 |
3.3.1 施加PAM对土壤入渗率及累积入渗量的影响 | 第27-29页 |
3.3.2 施加PAM对湿润锋运移的影响 | 第29-30页 |
3.3.3 施加PAM对土壤入渗参数的影响 | 第30-31页 |
3.3.4 施加PAM对土壤含水率及含盐量分布的影响 | 第31-3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4 去电子微咸水灌水量对土壤水盐分布及棉花生长特征的影响 | 第35-60页 |
4.1 灌水量对土壤水分分布与耗水量的影响 | 第35-43页 |
4.1.1 灌水量对棉花生育期内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第35-37页 |
4.1.2 灌水量对各土层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第37-41页 |
4.1.3 灌水量对棉花耗水量的影响 | 第41-43页 |
4.2 灌水量对盐分分布与积盐量的影响 | 第43-46页 |
4.2.1 灌水量对盐分分布的影响 | 第43-44页 |
4.2.2 灌水量对土壤积盐量的影响 | 第44-46页 |
4.3 灌水量对棉花生长特征的影响 | 第46-50页 |
4.3.1 灌水量对株高的影响 | 第46-47页 |
4.3.2 灌水量对茎粗的影响 | 第47-49页 |
4.3.3 灌水量对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第49-50页 |
4.4 灌水量对棉花生物量与产量的影响 | 第50-56页 |
4.4.1 灌水量对棉花生物量的影响 | 第50-53页 |
4.4.2 灌水量对棉花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第53-54页 |
4.4.3 棉花产量与灌水量、耗水量及需水系数的关系 | 第54-56页 |
4.5 灌水量对收获指数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第56-57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7-60页 |
5 去电子微咸水下考虑PAM施量对水盐分布及棉花生长特征的影响 | 第60-73页 |
5.1 PAM施量对土壤水分分布与耗水量的影响 | 第60-62页 |
5.1.1 生育期土壤剖面水分变化特征 | 第60-61页 |
5.1.2 生育期棉花耗水量的变化特征 | 第61-62页 |
5.2 PAM施量对盐分分布与积盐量的影响 | 第62-64页 |
5.2.1 PAM施量对盐分分布的影响 | 第62-63页 |
5.2.2 PAM施量对土壤积盐量的影响 | 第63-64页 |
5.3 PAM施量对棉花生长特征的影响 | 第64-67页 |
5.3.1 PAM施量对株高的影响 | 第64-65页 |
5.3.2 PAM施量对茎粗的影响 | 第65-66页 |
5.3.3 PAM施量对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第66-67页 |
5.4 PAM施量对棉花生物量、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 | 第67-69页 |
5.4.1 PAM施量对棉花生物量的影响 | 第67-69页 |
5.4.2 PAM施量对棉花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 | 第69页 |
5.5 PAM施量对收获指数与水分利用效率以及产量的影响 | 第69-71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6 考虑PAM作用的棉花生长模型研究 | 第73-85页 |
6.1 株高增长模型 | 第73-76页 |
6.2 叶面积指数增长模型 | 第76-79页 |
6.3 生物量增长模型 | 第79-82页 |
6.4 主要生长指标间的关系 | 第82-83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83-85页 |
7 主要结论与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 第85-87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85-86页 |
7.2 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 第86-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3页 |
附录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