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16块聚表复合驱(扩大)采油工程设计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况 | 第8-11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第二章 油藏工程方案要点 | 第12-27页 |
2.1 油田概况 | 第12页 |
2.2 油藏地质特征 | 第12-18页 |
2.2.1 构造特征 | 第12-13页 |
2.2.2 层组划分 | 第13-15页 |
2.2.3 储层物性 | 第15-16页 |
2.2.4 油水分布规律 | 第16-17页 |
2.2.5 油藏温度压力 | 第17-18页 |
2.3 开发现状 | 第18页 |
2.4 油藏工程方案设计要点 | 第18-25页 |
2.4.1 层系组合结果 | 第18-19页 |
2.4.2 合理井网井距优化 | 第19-20页 |
2.4.3 井位部署结果 | 第20-23页 |
2.4.4 注采参数设计结果 | 第23-25页 |
2.5 开发指标预测 | 第25-27页 |
第三章 工艺技术现状分析 | 第27-36页 |
3.1 钻完井现状分析 | 第27页 |
3.2 注入工艺现状分析 | 第27-32页 |
3.2.1 笼统注入工艺 | 第27-28页 |
3.2.2 同心双管分注工艺 | 第28页 |
3.2.3 注入油管使用现状 | 第28-32页 |
3.2.4 注入工艺适用性分析 | 第32页 |
3.3 举升工艺现状分析 | 第32-35页 |
3.3.1 抽油机-有杆泵举升现状及分析 | 第32-33页 |
3.3.2 抽油机-有杆泵举升现状及分析 | 第33-34页 |
3.3.3 锦16块工业化试验区举升存在的问题 | 第34-35页 |
3.4 配套工艺现状分析 | 第35-36页 |
第四章 空白水驱注采工艺设计 | 第36-38页 |
4.1 空白水驱注水工艺设计 | 第36-37页 |
4.1.1 注入方式优选 | 第36页 |
4.1.2 注入管柱设计及井口选择 | 第36-37页 |
4.2 空白水驱举升工艺设计 | 第37-38页 |
第五章 聚表复合驱注采工艺设计 | 第38-67页 |
5.1 聚表复合驱注入工艺设计 | 第38-53页 |
5.1.1 注入方式优选 | 第38-43页 |
5.1.2 注入油管设计 | 第43-48页 |
5.1.3 注入管柱结构设计 | 第48-52页 |
5.1.4 注入井口装置选择 | 第52-53页 |
5.2 聚表复合驱举升工艺设计 | 第53-67页 |
5.2.1 举升方式优选 | 第53-55页 |
5.2.2 下泵深度设计 | 第55-56页 |
5.2.3 抽油机-有杆泵举升参数设计 | 第56-62页 |
5.2.4 直驱螺杆泵举升参数设计 | 第62-67页 |
第六章 配套工艺设计 | 第67-78页 |
6.1 综合防砂技术 | 第67-68页 |
6.2 调剖工艺技术 | 第68-70页 |
6.2.1 弱凝胶调驱技术 | 第68-69页 |
6.2.2 低成本投球调剖技术 | 第69-70页 |
6.3 防偏磨工艺技术 | 第70-71页 |
6.4 酸化解堵技术 | 第71-72页 |
6.5 监测工艺技术 | 第72-78页 |
6.5.0 油藏工程方案监测工作量 | 第72页 |
6.5.1 吸水剖面测试技术 | 第72-73页 |
6.5.2 产液剖面测试技术 | 第73-74页 |
6.5.3 分层示踪剂监测技术 | 第74-76页 |
6.5.4 井间、采出液浓度粘度监测技术 | 第76-78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1页 |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