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有机化学论文

主客体相互作用调控两亲性苯并噻唑衍生物的双荧光发射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26页
    1.1 苯并噻唑第10-12页
        1.1.1 苯并噻唑简介第10页
        1.1.2 2-(2'-羟基苯基)苯并噻唑第10-12页
    1.2 调控ESIPT过程的方法第12-16页
        1.2.1 溶剂的调控第12-14页
        1.2.2 离子的调控第14-16页
    1.3 超分子化学第16-21页
        1.3.1 超分子化学简介第16-17页
        1.3.2 分子自组装第17-20页
            1.3.1.1 分子自组装简介第17-18页
            1.3.1.2 两亲性分子自组装第18-20页
        1.3.3 主客体化学第20-21页
    1.4 以环糊精为主体的主客体相互作用第21-25页
        1.4.1 环糊精简介第21-22页
        1.4.2 环糊精包合物形成的条件第22-23页
        1.4.3 环糊精常见的主客体作用第23-25页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内容第25-26页
第2章 环糊精与两亲性苯并噻唑衍生物的超分子作用第26-47页
    2.1 引言第26-27页
    2.2 实验部分第27-35页
        2.2.1 实验药品与试剂第27页
        2.2.2 实验仪器及设备第27-28页
        2.2.3 测试仪器及方法第28页
        2.2.4 目标分子的合成第28-35页
            2.2.4.1 化合物A的合成及表征第29页
            2.2.4.2 化合物B的合成及表征第29-30页
            2.2.4.3 化合物C的合成及表征第30页
            2.2.4.4 化合物HBT-11的合成及表征第30-31页
            2.2.4.5 合成化合物的核磁氢谱谱图及质谱图第31-35页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5-46页
        2.3.1 HBT-11分子的荧光性质第35-38页
            2.3.1.1 HBT-11分子ESIPT性质及浓度依赖性第35-36页
            2.3.1.2 荧光法测得HBT-11分子的CMC第36-37页
            2.3.1.3 HBT-11分子荧光峰的进一步确定第37-38页
        2.3.2 HBT-11分子与环糊精的相互作用第38-46页
            2.3.2.1 HBT-11分子与α-CD,β-CD的稳态荧光表征第38-39页
            2.3.2.2 HBT-11分子与α-CD,β-CD的组装形貌表征第39-40页
            2.3.2.3 HBT-11分子与α-CD,β-CD的荧光量子效率表征第40-41页
            2.3.2.4 HBT-11分子与α-CD,β-CD的瞬态荧光表征第41-42页
            2.3.2.5 HBT-11分子与α-CD,β-CD的结合比及结合常数第42-44页
            2.3.2.6 HBT-11分子与α-CD,β-CD的结合位置及作用方式第44-46页
    2.4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3章 总结与展望第47-49页
    3.1 总结第47-48页
    3.2 展望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63页
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第63-64页
致谢第64-67页
符号说明第67-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过渡金属催化的区域选择性C(sp~2)-C成键反应研究
下一篇:Pd基复合纳米催化剂的合成及其电催化氧化性能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