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一、敲诈勒索罪既有司法认定标准存在的问题 | 第12-19页 |
(一)敲诈勒索罪既有司法认定标准概述 | 第12-15页 |
(二)敲诈勒索罪既有司法认定标准的适用困境 | 第15-19页 |
二、敲诈勒索罪构成要件的传统解读范式 | 第19-25页 |
(一)敲诈勒索罪的主体 | 第19页 |
(二)敲诈勒索罪的主观方面 | 第19-21页 |
(三)敲诈勒索罪的客体 | 第21-22页 |
(四)敲诈勒索罪的客观方面 | 第22-25页 |
三、敲诈勒索罪的司法认定应引入社会相当性理论 | 第25-28页 |
(一)引入社会相当性理论的司法认定标准符合民意 | 第25-26页 |
(二)引入社会相当性理论的司法认定标准实现了实质解释 | 第26-27页 |
(三)引入社会相当性理论的不足之处及弥补 | 第27-28页 |
四、个人权利保护视角下敲诈勒索罪司法认定标准的构建 | 第28-40页 |
(一)社会相当性理论下权利行使行为非法占有目的的判定 | 第28-34页 |
(二)社会相当性理论下权利行使行为威胁性手段的判定 | 第34-38页 |
(三)权利行使行为目的与手段相结合的综合判定 | 第38-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