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半导体技术论文--发光器件论文

掺杂OLED器件中的能量传递及发光机理研究

致谢第7-8页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7-30页
    1.1 前言第17-19页
    1.2 OLED工作原理第19-21页
    1.3 OLED器件结构第21-25页
    1.4 OLED技术特点第25页
    1.5 OLED性能评价参数第25-26页
    1.6 OLED应用领域第26-27页
        1.6.1 OLED屏幕手机第26页
        1.6.2 OLED电视第26页
        1.6.3 可穿戴设备第26页
        1.6.4 OLED照明第26-27页
    1.7 OLED发展趋势第27-28页
    1.8 本论文的研究方向第28-30页
第二章 OLED关键知识第30-41页
    2.1 OLED材料第30-32页
        2.1.1 阴极材料第30页
        2.1.2 阳极材料第30页
        2.1.3 空穴注入材料第30-31页
        2.1.4 空穴传输材料第31页
        2.1.5 电子注入材料第31页
        2.1.6 电子传输材料第31-32页
        2.1.7 发光材料第32页
    2.2 OLED制备工艺第32-41页
        2.2.1 基板玻璃预处理工艺第32-33页
        2.2.2 薄膜制备工艺第33-36页
        2.2.3 器件封装工艺第36-38页
        2.2.4 OLED驱动技术第38-41页
第三章 双掺杂法对OLED中载子平衡的改善作用研究第41-47页
    3.1 研究方案第41-42页
    3.2 实验部分第42-43页
        3.2.1 实验材料和测量第42页
        3.2.2 基板预处理第42页
        3.2.3 OLED器件制作第42-43页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3-46页
        3.3.1 双掺杂器件性能第43-44页
        3.3.2 发光特性及载流子传递特性第44-45页
        3.3.3 单载流子器件中的电流特性第45-46页
    3.4 本章结论第46-47页
第四章 辅助掺杂体系在磷光OLED器件中的发光机理研究第47-56页
    4.1 研究方案第47-48页
    4.2 实验部分第48-49页
        4.2.1 实验材料和测量第48页
        4.2.2 基板预处理第48页
        4.2.3 OLED器件制作第48-49页
    4.3 实验结果和讨论第49-55页
        4.3.1 能量传递机制理论第49-52页
        4.3.2 器件发光机理与4CzIPN掺杂浓度的关系第52-54页
        4.3.3 能量传递机制变化对器件效率滚降现象的影响第54-55页
    4.4 本章结论第55-56页
第五章 辅助掺杂剂对红磷光OLED的寿命改善作用研究第56-66页
    5.1 研究方案第56-57页
    5.2 实验部分第57-58页
        5.2.1 实验材料和测量第57页
        5.2.2 基板预处理第57页
        5.2.3 器件制作第57-58页
    5.3 实验结果和讨论第58-64页
        5.3.1 薄膜形貌第60-62页
        5.3.2 载流子复合区域和能量传递机制的影响第62-64页
    5.4 本章结论第64-66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6-68页
    6.1 论文总结第66-67页
    6.2 展望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7页
附录第77-7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第78-79页
    1)参加的学术交流与科研项目第78页
    2)发表的学术论文和专利第78-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OLED器件研究
下一篇:硅熔体中Fe、Al、B、Ca、Ti组元活度相互作用系数的实验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