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林木抗旱机理 | 第11-19页 |
1.1 植物对水分胁迫的适应性反应 | 第11-14页 |
1.1.1 叶片形态结构特性与植物抗旱性 | 第11-12页 |
1.1.2 光合作用、气孔运动和水分利用效率 | 第12页 |
1.1.3 渗透调节 | 第12-13页 |
1.1.4 抗氧化防御系统 | 第13页 |
1.1.5 内源激素作用 | 第13-14页 |
1.1.6 干旱诱导蛋白 | 第14页 |
1.2 抗旱性的分子遗传学研究 | 第14-15页 |
1.3 抗旱性鉴定指标 | 第15页 |
1.3.1 形态指标 | 第15页 |
1.3.2 生长指标 | 第15页 |
1.3.3 生理指标 | 第15页 |
1.3.4 生化指标 | 第15页 |
1.4 植物抗旱性综合评定方法 | 第15-17页 |
1.4.1 主成份分析法 | 第16页 |
1.4.2 聚类分析 | 第16页 |
1.4.3 模糊综合评判 | 第16页 |
1.4.4 因子分析法 | 第16-17页 |
1.5. 橡胶树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5.1 橡胶树抗旱研究现状 | 第17页 |
1.5.2 橡胶树砧穗互作的研究 | 第17-18页 |
1.6 本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18-19页 |
2、材料与方法 | 第19-24页 |
2.1 材料与处理 | 第19-20页 |
2.1.1 试验材料 | 第19页 |
2.1.2 试验处理 | 第19页 |
2.1.3 土壤水分测定 | 第19-20页 |
2.1.4 技术路线 | 第20页 |
2.2 试验试剂 | 第20-21页 |
2.3 试验方法 | 第21-23页 |
2.3.1 叶片水分测定 | 第21页 |
2.3.2 光合作用指标测定 | 第21页 |
2.3.3 渗透物质调节指标测定 | 第21-22页 |
2.3.4 质膜系统氧化指标测定 | 第22页 |
2.3.5 酶系统测定 | 第22-23页 |
2.3.6 组织结构测定 | 第23页 |
2.4 数据分析及统计方法 | 第23-24页 |
3、结果与分析 | 第24-55页 |
3.1 组培苗砧木条件下各品系橡胶树抗旱性分析 | 第24-39页 |
3.1.1 水分胁迫下叶片保水力与叶片解剖结构的变化 | 第24-28页 |
3.1.2 水分胁迫下细胞抗氧化保护体系的响应 | 第28-30页 |
3.1.3 水分胁迫下光合特性的变化 | 第30-35页 |
3.1.4 水分胁迫下渗透调节的响应 | 第35-36页 |
3.1.5 各品系抗旱性的隶属函数分析 | 第36-39页 |
3.2 实生苗砧木条件下各品系橡胶树抗旱性分析 | 第39-55页 |
3.2.1 水分胁迫下叶片保水力与叶片解剖结构的变化 | 第39-43页 |
3.2.2 水分胁迫下细胞抗氧化保护体系的响应 | 第43-45页 |
3.2.3 水分胁迫下光合特性的变化 | 第45-50页 |
3.2.4 水分胁迫下细胞渗透调节物质的响应 | 第50-51页 |
3.2.5 各品系抗旱性的隶属函数分析 | 第51-55页 |
4、讨论 | 第55-58页 |
4.1 干旱胁迫下各品系保水力特性 | 第55页 |
4.2 干旱胁迫下各品系生理生化指标响应 | 第55-56页 |
4.3 干旱胁迫下各品系光合指标与抗旱性的响应 | 第56页 |
4.4 干旱胁迫下各品系解剖结构与抗旱性的响应 | 第56-57页 |
4.5 组培苗砧木橡胶苗和实生苗砧木橡胶苗的抗旱性 | 第57-58页 |
5、结论 | 第58-59页 |
5.1 两种砧木条件下各品系橡胶苗抗旱性存在差异 | 第58页 |
5.2 两种砧木条件下抗旱性强的橡胶苗品系抗旱机制共性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5页 |
缩略语表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