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NTRU密码体制的RFID三方安全协议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1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7-8页
    1.2 国内外发展与研究现状第8-10页
        1.2.1 RFID的发展历史第8页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10页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结构第10-11页
第二章 论文涉及的概念及技术第11-21页
    2.1 RFID系统的组成第11-14页
        2.1.1 标签(Tag)第11-12页
        2.1.2 阅读器(Reader)第12-13页
        2.1.3 服务器(Server)第13-14页
    2.2 RFID的工作原理第14页
    2.3 RFID系统的安全问题第14-15页
    2.4 RFID系统采用的安全对策第15-17页
        2.4.1 物理安全方法第15-16页
        2.4.2 逻辑安全的方法第16-17页
    2.5 GYN逻辑第17-20页
        2.5.1 GYN逻辑的语法和语义第17-18页
        2.5.2 GNY逻辑的推导规则第18-20页
    2.6 本章小结第20-21页
第三章 NTRU公钥密码体制第21-36页
    3.1 基础理论第21-23页
    3.2 NTRU原始算法的描述第23-24页
    3.3 NTRU算法的优化第24-26页
    3.4 解密失败与参数选取的分析第26页
    3.5 NTRU密码体制的安全性分析第26-29页
        3.5.1 强力攻击第27页
        3.5.2 中间攻击第27页
        3.5.3 格攻击第27-29页
    3.6 NTRU算法计算时间仿真与比较分析第29-35页
        3.6.1 仿真系统的框架第29-30页
        3.6.2 算法仿真的实现与分析第30-35页
    3.7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四章 基于NTRU密码体制的RFID三方安全协议第36-57页
    4.1 协议的设计思想第36-37页
    4.2 协议的初始化第37-38页
    4.3 协议的认证过程第38-40页
    4.4 安全性分析与性能分析第40-43页
        4.4.1 安全性分析第40-42页
        4.4.2 性能分析第42-43页
    4.5 协议的GYN逻辑分析与安全性证明第43-48页
    4.6 协议的软件仿真第48-56页
        4.6.1 仿真系统的框架第48-49页
        4.6.2 协议的仿真实现第49-56页
    4.7 本章总结第56-57页
第五章 基于NTRU密码体制的RFID安全协议的比较研究第57-69页
    5.1 基于NTRU的RFID安全协议第57-65页
        5.1.1 基于AES与NTRU的RFID认证协议第57-59页
        5.1.2 基于NTRU密码体制的RFID安全认证协议第59-61页
        5.1.3 基于NTRU加密系统的RFID认证协议第61-63页
        5.1.4 基于NTRU的RFID三方认证协议的研究第63-65页
    5.2 基于NTRU的RFID安全认证协议的比较第65-68页
        5.2.1 基于NTRU的RFID认证协议的安全性比较第65-66页
        5.2.2 基于NTRU的RFID认证协议的性能比较第66-68页
    5.3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9-71页
    6.1 总结第69页
    6.2 展望第69-71页
致谢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6页
附录第76-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视频会议客户端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基于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的红外和可见光图像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