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兴业证券股票回购案例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9页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0-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研究的方法与内容第11-12页
        1.2.1 研究方法第11页
        1.2.2 研究内容第11-12页
    1.3 文献综述第12-17页
        1.3.1 国内研究综述第12-15页
        1.3.2 国外研究综述第15-16页
        1.3.3 国内外文献述评第16-17页
    1.4 创新与不足第17-19页
        1.4.1 研究创新第17-18页
        1.4.2 研究不足第18-19页
第2章 股票回购的理论分析第19-25页
    2.1 股票回购的概念第19页
    2.2 股票回购的主要方式第19-20页
        2.2.1 公开市场回购第19页
        2.2.2 要约回购第19-20页
        2.2.3 协议回购第20页
        2.2.4 可转让出售权(TPR)第20页
        2.2.5 交换要约第20页
    2.3 股票回购动因理论第20-23页
        2.3.1 信号传递理论第20-21页
        2.3.2 财务动因理论第21-22页
        2.3.3 委托代理理论第22-23页
    2.4 股票回购作用第23-25页
        2.4.1 股票回购的积极作用第23-24页
        2.4.2 股票回购的消极作用第24-25页
第3章 中国上市公司股票回购的制度背景及现状分析第25-28页
    3.1 国内上市公司股票回购的发展及现状第25-26页
    3.2 我国上市公司股票回购的制度背景第26-28页
        3.2.1 股票回购严格管制的时期(2005年之前)第26页
        3.2.2 股票回购逐步宽松(2005年至今)第26-28页
第4章 兴业证券股票回购的相关情况第28-35页
    4.1 兴业证券公司概况第28-33页
        4.1.1 兴业证券公司简介第28-29页
        4.1.2 公司注册资本变动及股东情况第29页
        4.1.3 经营状况第29-30页
        4.1.4 财务状况(2007-2016年)第30-33页
    4.2 兴业证券公司股票回购过程第33-35页
        4.2.1 兴业证券股票回购公告的发布情况第33页
        4.2.2 股票回购的目的和条件第33页
        4.2.3 股票回购方案第33-34页
        4.2.4 回购进程及结果第34-35页
第5章 兴业证券股票回购动因分析第35-38页
    5.1 内部动因分析第35-36页
        5.1.1 稳定股价第35页
        5.1.2 股权激励第35-36页
        5.1.3 信号传递第36页
    5.2 外部动因分析第36-37页
    5.3 其他动因分析第37-38页
第6章 兴业证券股票回购效应分析第38-49页
    6.1 股票回购效应的评价方法第38-39页
        6.1.1 事件研究法第38-39页
        6.1.2 对比分析法第39页
    6.2 兴业证券股票回购市场效应分析第39-42页
    6.3 兴业证券股票回购财务效应分析第42-49页
        6.3.1 偿债能力分析第42-44页
        6.3.2 营运能力分析第44-45页
        6.3.3 盈利能力分析第45-46页
        6.3.4 经营增长能力分析第46-49页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第49-53页
    7.1 案例研究结论第49页
    7.2 案例启示第49-50页
        7.2.1 股票回购发挥了积极作用第49-50页
        7.2.2 股票回购存在信息泄露第50页
        7.2.3 股票回购的相关制度不健全第50页
    7.3 政策性建议第50-51页
        7.3.1 审时度势,探索股票回购的作用第50-51页
        7.3.2 加强信息披露,防止误读误解第51页
        7.3.3 加快完善法律法规,充分保障监管第51页
    7.4 管理层建议第51-53页
        7.4.1 制定合理方案,把握回购时机第51-52页
        7.4.2 理性权衡利弊,保障债权人利益第52页
        7.4.3 做好信息保密,约束大股东行为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6页
致谢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节能环保行业IPO否决原因研究--以西藏国策环保为例
下一篇:江苏国信(原ST舜船)债转股案例研究